常露韵就呆住了,不明白为什么会有人因为“她哥在”这个烂理由,而放弃全市最好的学校,去一个区重点。

柳蓉觉得自己可能是天纵奇才,瞎话张嘴就来,眼睛都不眨一下:“咱们一中重理轻文,据说到高二分文理班以后文科班挺受气的,每年高考的时候文科成绩也不像理科班那么拔尖,她说她打算学文,可能一中不大适合她,而且八中离家近,方便……再说她哥那人,人脉特别广,能照顾她。”

常露韵这才露出一点了然来:“她这么早就想好学文还是学理啦?”

柳蓉若无其事地笑了一下:“梁雪想得可远了,恨不得下面二十年的人生都规划好了,不随大流,目标明确。”

常露韵点点头,一直就觉得梁雪有思想,没想到她这么有思想,于是飞快地又把话题转到另外的方向去了。

柳蓉分心听着,不时点头,偶尔应和。

其实梁雪什么都没和她说,柳蓉只是下意识地认为,如果是自己,一定不希望别人知道自己不来一中的那无可奈何的理由,不希望别人在背后可怜自己,便推己及人了……

而已。

第十八章 传说中的一中

传说中踏进了一中,就是半条腿踏进了重点大学,传说一中在最早的时候就已经拥有了大大的橡胶操场、平整的草坪、大型室内体育馆、以及无敌霸气的图书馆,传说一中每个教室每间学生寝室都是夏天有空调,冬天有地暖,传说一中是学生老大,对任何制度不满意,可以直接联名上书,对任何老师不满意,可以联名罢免。

还有……在那个人民币购买力比现在高很多的年代,传说一中校长年薪五十万,十分的牛皮哄哄。

柳蓉第一天来到教室的时候,就感觉到了不一样的地方,教室里安安静静的,已经有大半个班的同学已经在座位上坐好了,没有人喧哗,大多数人都在做自己的事情,从讲台上往下一扫,好多不同版本的高一练习册,即使有人想聊天,在这样沉默文明的大背景影响下,也尽可能地压低了声音,或者写在纸上。

讲台两边各坐着一个老师,一个是看起来颇有资历的女老师,还有一个年轻得几乎有些像学生的男老师。据说这也是一中一个传统——初一初二每班除了班主任之外,还要另外配一个副班主任,后者一般都是刚毕业才参加工作的年轻人,据说一来是为了让年轻教工能尽快融入学校生活,二来是因为和学生年龄更接近,可以比较有效的沟通。

柳蓉和常露韵签了到,找到一桌靠近墙的空位,就坐了进去。

坐下的时候,柳蓉的眼角瞥见后桌男生桌子上的练习册,发现他已经把一本高一化学的辅导练习册做了大半本,还在头也不抬地奋笔疾书,身上悠悠地散发着杀气。柳蓉立刻觉得三观都被颠覆了——话说开学第一天任务不就是大家认识一下,聊聊天,熟悉熟悉学校的么?

她们两个人轻手轻脚地坐下,唯恐打扰身后那位超人一样满身肃杀的同学,非常憋屈地用柳蓉一张画废了的黑白稿背面,你一句我一句地“笔聊”起来。

大概半个小时以后,基本上人都到得差不多了,那位年长的女老师才咳嗽一声:“大家把手里的事都停一停。”

她微微带些外地口音,不严重,声音不算洪亮,说话的语速飞快,反应慢一点的都听不清她说的是什么,一张脸严肃极了,简直让人望而生畏:“欢迎来到高一七班,我姓白,白玉,教物理,如果同学们将来读理科,不出意外,我可能会是你们三年的班主任。”

她托了一下眼镜,指了指一边大男孩一样的男老师:“这是你们小张老师,咱们班的副班主任,教我们班和八班英语,希望大家以后多配合他工作。”

小张老师腼腆地冲大家笑了笑,前排有几个女生带头鼓起掌来,柳蓉眼尖地看见,小张老师的脸红了。

常露韵在纸上写:“我活到这么大,第一次有一个帅哥当老师。”

柳蓉回了她六个点。

白玉除了一开始那一句欢迎以后,基本上就没说过一句好话,所有“我知道各位都很优秀”之类的貌似是表扬的话之后,必然要接一个“但是”,把什么叫“下马威”演绎了一个淋漓尽致。

柳蓉在纸上写:“她真的欢迎我们么,我总觉得不大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