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校对】《流光十五年》作者:priest

【内容简介】:

屈原伯伯说:举世皆浊我独清,举世皆醉我独醒。

然后他悲愤地跳江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即使很多时候,我们都梦想着与众不同,可还是会渴望着一个归属,属于一个特定的群体,作为一群有标签的人。

因为人是群居动物。

这只是一个讲述成长的故事,如果你的成长过程中,也有那么一段时间,是与周围的人格格不入的,感觉自己被孤立被边缘化,那这个故事就是为你写的。

第一卷 豆蔻年华

第一章 最“那个”

柳蓉是个普通的女孩,个头中等,蛮瘦,长相吧,勉勉强强能打七十五分,就算中上,在人堆里站着绝对一坨空气。

小坨的。

父母都是上班族,平平常常的三口之家,家庭成员背景简单,没什么大财产,不用一天到晚被迫害妄想症似的担心有人绑票,存折上有点小钱,去超市里不至于拿起茄子就舍不得买黄瓜——总而言之,城市里十个女孩有七个都跟她差不多,就是传说中的大多数,是个叫人过目就忘的小姑娘。

可她又有一点点不一样,好像胡蝶,好像常露韵,好像梁雪——说起来,她们都有那么点不一样。

放在整个城市、整个中国,她们都是最普通不过的孩子,可如果目光收缩一点,放在这城市一隅的一个普通公立学校,一个普通的班级,就显得真的有一点不一样起来。

按人类的习俗,三个生物凑在一起,也要分个好中差,这一个班里,总有最这个、最那个的,然后隐隐地,大家和这些不幸“被最”的就泾渭分明起来。

心肠好点的,总觉得这是一帮子特殊物种,属于“可远观不可亵玩”的,和自己分属不同次元,至于那些个小时候家里没教育好,心理有点小阴暗的小兔崽子,那想法就比较多了。

有道是庙小妖风大,坑浅蛤蟆多。

一个班四十来个猴孩子,不幸“被最”的比例就算四十分之一,要是再乘上咱中国广大的人口数量……

于是这看似小众的团体,其实在数量上还真不小众。

比如胡蝶,胡蝶是班里最漂亮的姑娘,至于说什么倾国倾城、闭月羞花,那当然是十分扯淡的,只是在这居民户口就是入学资格的市第五初中里,初一三班里打眼一扫,目光就很容易落到她身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