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天说变就变,中午还是烈日炎炎,午后便聚了云墨,刮起了凉风,一片风雨欲来之势。

因伤势过重,阮玉暂且安置在济仁堂医馆内的厢房,由阮家老嬷嬷照看。

苻离将姜颜送往医馆门口。他率先下马,再将姜颜扶下来,拉着她的手强硬道:“你脸色太差了,不可再劳心伤神,一切有我。”

姜颜勉强笑了笑,应道:“好。”

“酉时我来接你。”

见姜颜应允,苻离这才略微放心,才翻身上马,以刀柄一拍马臀,朝北镇抚司诏狱奔去。

迈进那药味弥漫的门槛前,姜颜做了许久的准备,才让自己的神情看上去不那么狼狈。定了定神,她伸手推开门,立即有一个四十余岁的妇人局促起身。

那妇人显然是认得姜颜的,亦红着眼睛福了一礼道:“姜姑娘。”

姜颜僵硬转动脖颈,越过妇人的肩,看到床榻上血迹斑斑、满身绷带的阮玉。

刹那间,姜颜几乎没能认出阮玉的样子,喉间一哽,眼眶再一次湿润。

“赵嬷嬷。”姜颜将路上买的阿胶等物放在破旧的小桌案上,缓步走到阮玉床榻边站定,“我来……看看阿玉。”

说话间,眼泪终是不可抑制地落了下来。

“姑娘请坐。”赵嬷嬷将屋内唯一的一把椅子让给姜颜,自己取了蒲扇站在一旁,给阮玉和姜颜摇扇。

姜颜望着头上、手臂、腿上俱是缠了绷带的阮玉,望着她被药水和鲜血浸得红红黄黄的的伤处,想要抚摸却找不到下手的地方。门外炉子上煎着药,姜颜强迫自己将视线从阮玉苍白的脸上移开,看见一旁的四方桌。

桌上摆着一把琵琶,是阮玉平日惯用的那把,平日一直收在国子监的雅阁中,不知怎的出现在了这。

姜颜愣了愣,伸指摸了摸琵琶弦,问道:“赵嬷嬷,方才有人来看过阿玉么?”

“有,是个清秀温和的公子,穿着儒服,想来应该是国子监的学生。”赵嬷嬷道,“不过他并未自报姓名,只是看了玉娘子片刻,放下琵琶便走了。”

清秀温和的公子,又是监内学生……莫非是谢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