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她不顾一切来国子监,除了好胜心在作怪外,更多是对兖州以外的自由的向往,从未想过要像阿爹一样踏入大染缸似的官场,在敌我阵营中摸滚打爬、步履薄冰……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苻离的婚约只是促使她放弃科考的某一原因,却不是唯一理由。

尽管早做好了随心所欲打算,可刚刚一见到岑司业那双浑浊失望的眼睛,不知为何,她心里又堵得慌,总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似的。

心事重重,不知不觉来到了广业堂的后园,石子路依旧存在,被初夏的阳光照得发白,墙角的兰花开得优雅,檐上攀援的凌霄绽得热烈,可姜颜想起的却是两年前月下舞剑的少年……

她甩了甩头,将脑中的杂念去除,旋身坐在树荫下的石凳上,展开手中的宣纸看了片刻,仍是被上头鲜红的朱批刺痛了眼,索性将宣纸揉作一团,顺手丢在了一旁。

纸团在石子路上滚了两圈,停在了一双月白的方头绣鞋旁。姜颜趴在沁凉的石桌上,掀起眼皮懒洋洋望了来人一眼,有气无力地唤道:“阿玉……”

“我找了你许久呢,怎么躲这里来了?”阮玉蹲身拾起那丢在地上的纸团,下意识展开一看,而后心中了然,缓步在姜颜身边坐下,安抚道,“原来是为了这事呀!没关系的,有些许波动很正常呢。”

“这不是波动,阿玉,我很清楚自己的状况。”姜颜叹道,“我的计划里没有科举,我让先生们失望了。”

“本朝从未有过女子入仕的先例,你的选择并无什么不对呀。俗话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唔,我也不知该如何开导你,总之你莫要烦忧。”阮玉一向不善言辞,开导了几句,见姜颜依旧闷闷不乐,便伸手拉她起身道,“好啦,我们去散散心,找阿雪和魏公子射覆玩儿可好?”

姜颜拗不过她,只好跟着起身,走入一片斑驳的夏日艳阳中。

两人一前一后出了月洞门,忽的,前方的阮玉脚步一顿,下意识转身,脸上呈现出些许慌乱之色。

“阿颜,我们换条路走罢……”阮玉细声道。

姜颜刚想问一声‘为何’,便听见不远处的长廊下传来一个戏谑的声音:“玉葫芦!”

这个嗓音太过欠揍,姜颜心下一沉,越过阮玉的身形望去,果然见薛家兄妹并一众不学无术的跟班儿缓步走来,又稀稀拉拉地唤了几声“玉葫芦”,以此取乐。

见阮玉背对着不肯回应,薛晚晴便挤兑道:“哥哥有所不知,我们玉葫芦就快要许配给礼部侍郎之子,谢家二公子了,有了人撑腰,哪还会理会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