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姜夫人便同曹婶去集市采办年夜饭的肉菜果脯,而姜颜则取了大红纸,同清闲在家的姜知县对对子玩,写好的对联再交由李叔粘贴于门前。

对了三幅,姜知县有心为难,出了上联:溪流湖泊江河淼淼。

此联颇为刁钻,前六个字皆是水字旁,后两个‘淼淼’又刚好凑齐六个‘水’字,可谓一绝。

姜颜蹙着眉,用笔杆抵着下巴冥思片刻,忽的眼睛一亮,抬头看了眼院中的古树,提笔在对联红纸上写下:杨柳梧桐桧柏森森。

最后一笔落下,姜知县俯身观看她行云流水的字迹,连连点头说‘好’。

父女俩正自娱自乐,忽闻大门被叩响,李叔从木梯子上爬下来开门,不一会儿便捧着一个妆奁盒般大小的物件过来,恭敬递给姜颜道:“有驿使快马加鞭送来此物,说是应天府那边的贵人特地赠给姑娘的。”

“给我的?”姜颜放下笔,伸手接过那层层油纸包裹的物件一看,上头果然写有她的名字,还盖了加急的戳儿。

一旁,姜知县还在品味她对的下联,随意开口道:“可否是应天府的友人,特地送给我儿的生辰礼物?”

“应天府的人并不知晓我的生辰年月。”姜颜满腹狐疑,拆开盒子上的红绸带,剥开五六层严密的油纸,方才露出一个漆花雕镂的木盒。

姜知县一瞥那木盒,便道:“光是这个盒子便价值不菲啊。”

“……”如此大手笔,姜颜有点猜出是谁托驿使送来的了。

打开盒子一看,不由怔愣。

盒子里躺着一束虬曲的绿萼梅花,梅花想必是经过特殊的干燥处理,花瓣虽然有些干皱,却仍保持着最脱俗的淡绿色泽,远远看去就像是刚从枝头折下似的,还扎着杏黄的丝带。

“我府院中有一株几十年的绿萼,花开甚美,你若愿意……”

“下次再见就得是明年开春,可惜,我见不到应天府的寒梅开花了。”

原来当初不经意间的一句话,苻离竟是记到了心里,托人快马加鞭而来,只为送一枝应天府初绽的梅花。

思绪从回忆中抽离,姜颜嘴角微扬。盒中还有三个系着锦缎的小绸袋,一只绸袋上用熟悉的字迹写着‘泡茶’二字,里头装着风干的绿萼;一只绸袋上写着‘糕点’,里头装着白蕊;最后一只上写着‘酿造’,里头装着的是同样风干的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