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入夏雨水频繁,晨起看着还艳阳高照,不到中午就下起急雨来。雨水急唰唰下过一阵,噗噗嗒嗒地打在树叶子上。

宋檀回到太极殿的时候衣摆微有些潮湿,他怀抱着一大把莲蓬,走进东暖阁。

刚一进来,就听见隔壁传来一些动静,宣睢的声音不怒自威,听着就叫人心肝颤。

宋檀站着等了一会儿,不多时,贺兰信和邓云从里面走出来。贺兰信看了宋檀一眼便径自离开,邓云倒是停下与宋檀说了两句话。

“陛下心情不好,你小心伺候。”

宋檀应下,抱着莲蓬走进御书房时,宣睢正叫人把窗子打开透气。

外面下雨刮风,一开窗,潮湿的雨气和喧嚣的雨声一齐挤进来,殿里的苏合香味儿随之一空。

宣睢看见宋檀,问道:“去哪儿了?”

“去摘莲蓬,”宋檀道:“我剥了莲子,煮百合银耳莲子汤喝。”

宣睢眉头微有些舒展,他招手让宋檀近前来。

宋檀将莲蓬放在一边,走到宣睢身边,揉按他眼睛上的几个穴位。

宣睢闭上眼睛歇了一会儿,叫宋檀给他念剩下的奏折。

宋檀的声音是很好听的,宣睢从前很喜欢听宋檀念书。

再翻起新的一本奏折时,宋檀流利的声音顿了顿,宣睢抬眼看他,“怎么?”

“这是监察御史弹劾沈籍沈大人的折子,”宋檀道:“奏折中说沈籍自下江西之后,独断专行,对上阿谀奉承,对下用法严苛,仰仗陛下之仁恕,盗权窃柄,越俎代庖,江西官民怨声载道。”

他说罢,看向宣睢,宣睢却神色淡淡,问道:“还有别的吗?”

宋檀翻了翻手边的一摞,道:“这些都是言官上奏弹劾沈大人的奏折,京中官员也对沈大人的行事颇有微词,有御史上书,虽未像其他人那样弹劾沈大人擅权,但觉得沈大人行事过于高调,急功近利,恐使江西生乱。”

沈籍下江南已经三个月了,大约也摸出了一些头绪,不然不会有这么多弹劾他的奏折。这些奏折多半是江西那边传来的,京城的官久居权力中心,还算沉得住气,只找了个御史上折子试探。

宣睢通通不理会,所有的折子都留中不发,也不曾在朝堂上议论过此事。

宋檀忍了又忍,还是问道:“陛下觉得沈大人在江西真的横行无状吗?”

宣睢反问,“你觉得呢?”

宋檀道:“沈大人不是那样的人。”

宣睢看了他一眼,道:“朕也相信沈籍的品行。”

宋檀看向宣睢,正对上宣睢的目光,“朝士半江西,动江西就等于与整个仕林做对。遍观朝野,唯有沈籍,不畏难,不求名,不怕死。这就是朕为什么让他去办这件事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