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颜宁轻轻地应了一声。

杨沐将颜宁拉下c黄,将他的衣服拉得整整齐齐的,挤出一个鼓励的笑容来:“好了,颜宁,打起精神来。咱们既来之则安之,照你说的,这么久都没有判决,肯定是不会有什么大问题,顶多就是个流放发配。只要都活着,就有希望,你去哪我就跟你去哪,不会再让你孤身一人上路的。我出去打听一下,只要有办法,就一定要救你出来。也许明天就能出去了呢。”

“嗯。”颜宁用袖子擦了一把脸上的泪水,泪水沾上灰尘,成了一张花脸。

杨沐看得心疼,用自己的袖子沾了点喝的清水给他擦脸。“一会儿我让江大哥送点水来给你洗把脸。”

颜宁有些心动,但还是说:“算了吧,别太麻烦人家了,都是讨口饭吃,他也不容易。”

杨沐说:“那好,明天我自己带两块湿帕子来。这一碟子点心就放在这了,晚点饿了就吃了吧,牢里的饭想来你也吃不惯。不管饿不饿,都要吃了啊,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我们要为以后的生活保重身体啊。”

杨沐来了,颜宁觉得自己又活过来了。希望就像窗口射进的那束阳光一样,光灿灿的,只要出了这道栅栏门,就可以沐浴到了。

“知道了。回去吧,江大哥来了。”颜宁余光瞄到江北已经过来催促了。

“好,我走了。别胡思乱想,很快就会没事的。”杨沐回头再三叮嘱颜宁。

颜宁靠近栅栏,目送杨沐离开。杨沐看着栅栏里的颜宁,眼泪差点又滚落下来,连忙转过头,快步离开了。

第72章 不如归去

杨沐完全顾不上铺子里的事了,他将铺子托付给钱掌柜打理,自己到处去打听情况。顾川柏告诉他,目前只能等待,太子谋逆的证据虽然确凿,但是皇帝经过最初的震怒,冷静下来,又念起太子的仁厚与孝心,所以迟迟不愿意下旨判决。

朝廷各路官员都在小心翼翼地试探皇帝的口风。几个皇子都在拼命地表现,心思沉的,指使亲信旁敲侧击,性子急躁的,已经找借口从封地回京了,以期能在太子被废黜之后上位。皇帝也将各地的藩王召集回来以商量对策。一时间,京城权贵往来如梭。

杨沐不知道皇帝到底在搞什么把戏,皇帝倒是有耐心去考验他的几个儿子,可是下面无辜的人却得跟着一起遭罪。而自己人微言轻,整件事完全没有力量去主宰。唯一能做的,就是安慰颜宁,暗暗祈盼大局能早日定下来,颜宁能够安然无事。

过了几日,杨沐听说皇帝正在新拟诏书,要重新立太子,朝中哗然。二月二十日,这一天对京城百姓来说,没有任何的与众不同,太阳照常升起,也照常落下。这天夜里,皇室掀起了轩然大波,又一次大变天在悄然中进行。

第二日,囚禁在宗人府中的太子被放了出来,包括那些因太子一案牵涉入狱的官员也纷纷得到了释放。而西北汉王与晋王被幽禁了起来,晋王拥护党也纷纷落马,连皇后都被孤立了起来。

汉王是皇帝的异母弟弟,分封在汉中,他重兵在握,掌管着西北的兵权。汉王又与晋王的母亲即现任皇后是表兄妹,去年晋王去西北视察旱情的时候,与皇叔汉王会晤,说了什么没人知道。

晋王从西北回来之后,他的拥护党就策划了太子谋反一事。汉王一直是皇帝的心腹之患,所以将计就计,策划了废黜、重立太子一事,就是为了除掉汉王,重新夺回兵权。皇帝策划整件事时,为了逼真,完全没有跟太子商量,所以太子是实打实地在宗人府坐了一个多月的牢。

太子被放出来的消息一传出,杨沐就去京兆府接颜宁。可是京兆府不放人,说是上头的释放令还没有下来,不敢私自放人。杨沐这个时候对官府的刻板和办事效率恨得牙痒痒,只好马不停蹄地找人托关系,去给颜宁批放行令。

从知道消息的上午一直跑到下午,中途找了顾川柏,又辗转找到杜尚书,又找到太子,放行令才批下来。等到颜宁走出京兆府大牢的时候,已经是晚霞满天了,颜宁被杨沐搀着,抬头看了一眼紫红色的长天,长吁了一口气:“今天的晚霞真美。”

杨沐半扶半抱着颜宁上了马车:“回去吧,以后这样的晚霞每天都能看到。”

梁妈在院门口放了一个火盆,杨沐扶着颜宁从上面跨过去,梁妈笑着说:“好了,这下所有的晦气都去掉了。我给少爷烧了一大盆水,赶紧去洗澡去。”

颜宁笑起来:“梁妈,一盆水怎么够?起码要三大盆才能冲得净我身上的污垢。”

梁妈也笑着说:“那好,你先去洗着,梁妈这就给你烧水去。”

大家都笑起来,院子里的人心情都十分轻快,这是这一个多月来头一次真正开怀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