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我去看你捉。好多年都没看到捉鱼了。”颜宁率先站起来,伸手拉起杨沐。于是地面上铺着的干稻草只剩下两个浅浅的臀印。

冬天干鱼塘是南方的一大特色,水乡尤甚。民间有个传统,年夜饭上一定要有一尾全鱼,以示年年有鱼(余),所以养鱼的人家会在腊月里,将养了一年甚至几年的鱼打捞出来,赶在年前卖出去。干鱼塘的场景很热闹,会有很多帮忙的人,也有很多买鱼的左邻右舍,当然会有更多看热闹的人,所以你只要看到田野里哪儿围了很多人,就差不离是在干鱼塘了。

杨沐拿着钓竿,领着颜宁往一处人群走去,那是杨大伯家的鱼塘,前年和去年只拉过大网,没有清底,所以今年清底的话,通常会有长了三四年的鱼,这些鱼会有七八斤甚至十来斤重。这样的情况是很为大家喜闻乐见的。

人们看见杨沐和颜宁,都纷纷笑着打招呼:“杨沐你也来了啊?”

杨沐笑一笑:“带朋友过来看看。”

一边对颜宁说:“一会儿我下去,你就在上边看着吧。”又在人群中看见了桂元,便唤了一声。桂元高兴地跑了过来:“杨叔叔,颜叔叔!”

“桂元这个钓竿给你,你先回去提个桶子来,一会儿我们要买鱼。提过来之后你就陪着颜叔叔玩,我下去帮忙捉鱼。”杨沐嘱咐桂元。

“好的。”桂元认真地点头,为杨沐交给他这个任务感到很光荣。

下边鱼塘的水已经快见底了,有两个人正在努力地车水。一群男人光着脚,将库管卷得老高,准备拉网捞鱼。网是结实的细绳大眼网,这样是为了网大鱼。

杨沐也脱了鞋袜,将库管卷到膝盖以上。

“冷不冷?”颜宁问他。

“还好,一会儿忙起来就不冷了。”杨沐说。

颜宁搂着杨沐脱下来的长外衣,心想幸亏不是在京城,否则不冻死才怪。

杨沐又添了一句:“没事的,真的。”

杨大伯年近花甲,却也老当益壮,裤子卷得高高的,此时正在下面指挥,看见杨沐:“铁蛋你也来了啊,太冷了,我们人手也够了,不用来帮忙的。”

话是这么说,人家这是在跟他客气呢,你能帮上多少忙是一回事,你去不去帮是另一回事,这就是人情味世故。所以杨沐笑起来:“大伯,不冷的,好歹我也算个壮劳力呢。”

杨大伯就是喜欢杨沐这点,这孩子特别懂得感恩,每次从外面回来,都少不了要给自己家捎带礼物,吃的、用的,甚至是药材补品,样样都不缺。

杨大伯笑眯眯的:“那好,你裤子穿得厚了点,卷不上去,那就拉最边上的网索吧。”最边上的网索,是不需要下深水和深泥的。

杨沐从善如流,接过网索,准备拉网。

剩下不多的水里已经有鱼在翻跳了,不过都是些受不得浑水呛的鳙鱼、白鲢和小鱼,大草鱼和大青鱼还都蛰伏在水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