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母领了新活计回到家,铁蛋正拎着水桶往家里提水,他人小,只能提半桶水,饶是如此,还是有水泼出来打湿了裤子。杨母赶紧走上去接过水桶,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铁蛋才七岁,就已经知道帮家里挣钱、做家事了,刚在吴家,吴家的小少爷们都在院里寻蛐蛐儿玩呢,这真是各人不同命。

接过母亲递过来的荷叶包,打开一看是饴糖,铁蛋立刻眉花眼笑,赶忙往厨房里拿菜刀切糖去了,娘一年也难得吃一回糖的。

“娘,这块给你。”铁蛋递上一块糖。

杨母看了一眼儿子:“你吃吧,娘不爱吃糖。”

“娘,你也吃,我有这块就够了。我的牙都松了,吃多了怕粘牙。”铁蛋龇着牙齿给母亲看,他已到换牙的年纪了。

“那就留着以后吃。”

“天太热,糖会化掉的,娘,你就吃了吧。”

铁蛋对此深有体会,去年杨二伯家修屋,落成的时候上梁(当地的习俗是新房上梁,瓦匠将糖果、花生、少许铜钱从房梁上撒下,以图吉利),他抢到两块糖,吃了一块,将另一块用干荷叶包起来留着以后吃,结果糖跟荷叶融成一团,分都分不开来。

第2章 童蒙初开

杨母叹口气,摸了下儿子的头,接了过来。“铁蛋,娘刚从吴员外家回来,听说他家从曲县给几个小少爷请了一位西席先生,他答应让你也去念书。”

铁蛋想也不想:“娘,我不去,我在家还能帮你干活呢。”

杨母严肃起来:“去,一定要去。你这么小,能帮我干多少活呢?娘也不指望你读书考状元,就是希望你能写会算,你看村东的杨老爷子,读过书,会计算,给人家铺子做账房先生,出门都有轿子坐,处处受人敬重。你的名字还是他给起的呢。”

铁蛋想一想,应了下来:“娘,我去,等我能读书识字了,赚钱让你享福。”

吴员外家有三个儿子,大的八岁,小的六岁,都到了开蒙的年纪了。这附近也没什么村学,有钱人家都请私塾,穷人家根本就没有上学的意识,所以吴员外决定请人来家教导几个儿子,族里的蒙童也可以来上学,附近谁家愿意的也可来上学,只要能给得起先生束脩就可。

铁蛋家是给不起束脩的,但是杨母常在吴家出入,与管家娘子甚是熟稔,这次请西席先生的事也是她告知的。杨母去找员外夫人求情,吴员外看她孤儿寡母的不容易,所以就答应让铁蛋陪读了。

傍晚时分,太阳刚下去,西边红霞满天,暑气也渐渐地消散,有微凉的晚风拂过院落。杨母正趁着光线好,抓紧时间绣鞋面,这也是从吴家领来的活。

“婶子,铁蛋在家吧?”

她停下活计抬头:“是林子啊,铁蛋在后院呢,你去找他吧。”

林子是隔壁杨大家的小儿子,比铁蛋大两岁,个子长得比同龄孩子高壮,心地极好,平时很照顾铁蛋。

铁蛋正在后院菜地里浇水,他看见长豆角藤叶上有一条虫子,便停下来捉虫,这些虫子不仅吃叶子和花,也钻豆角。

“铁蛋。”林子一出后门就看见他了。

“林子哥,你来了啊?”铁蛋抬头,看见是林子,忙打招呼,他将小青虫扔在地上,一只母鸡飞快地跑过来啄食,“我先浇水。”然后拎着水桶往后院那头的池塘走去。

“晚上我二哥要去河滩上抓鳖,你也来吧。”林子说着跟上去,拿过他手里的桶帮忙去提水。

林子跟铁蛋非常投缘,有事总要叫上铁蛋一起。

“真的啊?我去。”铁蛋喜出望外,他听说过鳖比较值钱,有很多人爱吃,会抓的人一夜能抓十几只呢,都可以卖上数百文,林子的二哥是个抓鳖的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