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然耸了一下肩:“他能不知道吗?也许他自己并没有那么喜欢我,只不过是我的一厢情愿罢了。算了,世上又不止他一个男人。”

陶醉听着妹妹倔强的话,忍不住心疼无比,她嘴上虽然这样说,事实上她现在根本就放不下,两个人总是前后脚一起回来,然后再一起离开,都特别在乎对方的感受,关注对方的动态。只能说王瀚也是个固执的人,这么多年了,他都还没放下吗?应该早就该死心了吧,做一个潇洒的退让者,这样起码还能保全三个人的友情。

第二天下午,常醒和陶醉请刚到北京的王瀚去吃便宜坊吃烤鸭,自然少不了全家都去。王瀚见了大家显得很开心,上翘的嘴角一直都没下去过,用他自己的话来形容此刻的心情,就是飞出笼子的鸟。陶醉听到这里有点心酸,从这一步开始,他的人生路才算是自己选择的,王叔叔和李阿姨将孩子逼成什么样了。

王瀚在北京的这几天,都是夏正轩和陶然陪着玩的,陶醉和常醒都很忙,没空陪他,所以也不知道他们这些天干了些啥,去了哪儿。

四月初,常醒收到了区人民法院的录取通知,漫长的等待终于尘埃落定,他可以安下心来好好准备他的毕业论文了。

陶然和夏正轩都已经大三了,他们在考虑自己的出路了。夏正轩已经准备读研了,正在努力保研。陶然在考研和工作之间犹豫着,她想留在北京,但是本科学历在北京不好找工作,尤其历史老师需求量少,她又是外地户口,竞争压力会非常大,研究生毕业的话,留京的几率就会增加了。然而她又想早点出来工作,虽然她现在读书基本都是自己挣了,但没上班,对妈妈来说总是一个不小的压力。

陶醉建议她读研,历史专业就业范围本来就窄,如果想教书,只能回老家或者去外省,留北京很难,除非去私立学校,可谁不想去稳定一点的公立学校呢。至于学费,并不用太担心,研究生兼职赚钱的机会还是比较大的,国内奖学金也多,几乎不用家里负担。

常醒也建议她读研,家里算得上负担的只有小宝了,小宝还小,刘巧凤独自负担他并不难,以后等他上大学了,就由他们来负担。所以陶然正在准备考研,目标是北师大。

有一天下班的时候,陶醉接到了陶然的电话:“姐,你下班了吗?出来陪我坐坐吧。”

陶醉说:“刚要下班,可以,在哪儿见?”陶然现在很少单独找她聊天,这突然找她,肯定是有心里话要说,她给常醒打了电话,让他有时间早点回家辅导小宝的作业,自己晚上不回去吃饭了。

姐妹俩约了一家馆子见面,一边吃一边聊天。陶然说:“姐,这些天我想了很多,要么还是不考研了,直接找工作吧。”

陶醉意外地说:“为什么呀?你本科毕业在北京找不到像样的学校的。”

“不在北京,去别的地方,我们学校的招牌应该还是可以的。”

“你不留北京,要去哪儿?我和妈妈都在北京,你一个人能去哪儿啊?回老家?”陶醉非常意外她的决定,也不太愿意她去别处。

“就是北京待得累,想去别处。”陶然的眼神有些空,没有焦点,显然是沉浸在自己的情绪中了。

陶醉看着妹妹这样,追问:“到底为什么要走?跟正轩吵架了?”

说到夏正轩,陶然的眼神终于有了内容,她叹了口气:“没吵,还不如吵一架呢,好让我知道他的真实想法。我想知道,要是我离开北京,他会是什么反应,也许他并不会在意吧。”她说到这里自嘲地笑了一下。

陶醉说:“你别拿自己的前途开玩笑,这样吧,回头我跟正轩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