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洋也顺利拿到了麻省理工的offer,这家伙是真的牛,据说在本科期间设计的程序就已经获得过什么奖了,软件界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他将来应该有很好的发展前途。

也难怪就算邹洋那么殷勤,孙兰心也不敢有非分之想,她觉得自己和邹洋的差距越来越大了,是不可能会有结果的。其实陶醉还是希望他俩之间有点什么的,毕竟是那么美好的青梅竹马,虽然走过一些弯路,兜兜转转没准还是彼此最合适呢。当然这都只是陶醉一厢情愿的想法。

天气炎热起来,毕业季也到了。这段时间,陶醉的饭局格外多,跟室友一起吃了不知道多少顿,大家总有各种理由一起吃饭,还有班上的同学,这几年结交的朋友、老乡,师弟师妹们等的请客。

常醒还特意安排了一天时间,在陶醉拍毕业照那天担任摄影师,帮她们宿舍的同学拍了好几卷胶卷的照片,毕业后,大家真的都是各奔东西、天各一方了。当然,幸福的还是留在北京的那几个同学,虽然不再住同一个房间,但好歹还是同一个城市,吆喝一声,还是很容易聚会的。难的是出国的几个,除了陶醉明确说要回来,另外两个并不确定会回国发展。

毕业典礼那天,班上组织了一顿散伙饭,饭桌上,不少人都哭得稀里哗啦的。陶醉和室友们都喝得不少,大家十分感性,趁着酒劲,约定做一辈子的姐妹,要一起参加每个人的婚礼。她们说这话的时候都觉得自己一定可以做到,事实上,真到那个时候,很多人都会发展自己身不由己,并不一定真能赶得过来,这大概就是梦想和现实吧。现实是需要梦想照进来的,否则活着就太枯燥乏味了。

《送别》唱了,再见说了,行囊收拾好了,回家的、奔赴工作地点的,大家各自踏上了新的人生征程。陶醉和室友们依依惜别,拖着行李,一步三回头地看着自己住了四年的宿舍,看着学习了四年的教室与图书馆,坐在常醒的车里,目送着学习生活了四年的校园逐渐远去,直至消失不见。

这一过程中,常醒一直没有说话,一直等到看不见北外的影子了,陶醉才关上车窗,冷气才慢慢聚拢来,让人感觉凉快起来。

常醒专注地看着车,一边安慰:“离得不远,想看随时都能回来。”

陶醉幽幽叹了口气:“你不懂,这不同。这之前,我是这里的主人,再回来,我就是客人了。”

常醒笑起来:“听起来怎么那么像女儿出嫁呢?”

陶醉嘟着嘴说:“也许我出嫁都没这么惆怅。”

常醒笑声更大了:“那说明我家比你家更让你安心啊,早点把你娶回来得了。”

陶醉扭头看着常醒:“我可以理解这是求婚吗?”

常醒一愣,旋即笑了:“你要觉得是那就是。”

“不算,太不庄重了,你不能这么敷衍我!”陶醉说,没有鲜花和戒指,这样就求婚了,也太草率了点,当然不能同意。

常醒说:“好吧,不敷衍,这次不算。”

陶醉搬到了常醒家里,她八月去英国,现在才六月下旬,还要在国内待上一个多月,除了一些手续需要办,也要回家去看一趟,毕竟一去就是一年呢,当然是最乐观的估计。

常醒打开家门:“欢迎回家!”

陶醉换上拖鞋走出玄关,惊讶地看着客厅里的布置,似乎有了一些不同,沙发换了,靠近阳台的位置还铺上了地毯:“你什么时候买的地毯?”

常醒笑着说:“你忙着赚钱的时候,喜欢吗?”这段时间陶醉一直都在学校忙,根本就没有再来过这里,也不知道常醒已经将房子重新布置过了。

“喜欢,不过太热了吧,这种天铺地毯。”陶醉看了看窗外的骄阳。

“家里有空调,怎么会热?”常醒已经将空调开了起来,“以后你可以随便在地上打滚了。”

这真像自己梦想中的生活,陶醉脱了拖鞋,跑上地毯,柔软的触感真舒服呀,她忍不住又跑回来,一下子跳到常醒身上:“我太喜欢了,谢谢!”

常醒抱住她,走到地毯边,将她轻轻放在上面,低头吻了上去:“那我讨点赏可以吗?”

作者有话要说:太晚了,居然没有到3000,熬不住了,要睡了,明天争取多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