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同事许一鸣刚从英国留学回来,不是北京人,之前也不在北京上学,对北京不太熟悉,陶醉便成了这次的主要向导,全程陪同游玩解说。一共玩了三天,行程结束之后,客人们都玩得很愉快,合同也签得十分爽快,那家企业一高兴,在报酬之外额外又给陶醉发了一千块钱奖金。

陶醉拿到奖金之后,分了一半给同事许一鸣,许一鸣摆手说:“笔奖金我不能要,这次导游的主要功劳都是你的。”

陶醉笑着说:“怎么能这么说,我们一起负责这份工作,报酬自然是一人一半。”她将那五百块钱塞进了许一鸣手里。

许一鸣看着她:“我受之有愧啊,要不这样吧,我请你吃饭。”

陶醉笑着说:“也行。”正好她想请教一下对方在英国那边留学的经历和注意事项。

“那明天吧,下班后我们一起过去。”许一鸣说。

陶醉有些意外,她以为是今天吃呢,不过客随主便,便说:“行。”

第二天上午陶醉有课,没有去公司,下午的时候她才过去,手头有一份笔译的活做好了,正好去交稿件。许一鸣在办公室里看见陶醉,脸上露出松了一口气的表情。

陶醉刚从主管那儿出来,许一鸣便假装路过主管办公室的门与她巧遇,压低了声音说:“晚上一起吃饭,我订好了餐桌。”

陶醉点点头:“好。”她回到自己的办公桌,拿出刚接到的材料看了起来。她现在接口译的活,一小时100-150,陪同翻译日薪是400,笔译则是千字30,工资相对同行较低,但胜在不用自己到处去揽活,公司给的工作量也不小,一个月至少能赚个一两千。

下班之后,许一鸣打了一辆车,两人直奔吃饭的地方。许一鸣在车上侃侃而谈了起来:“北京现在的车也多了起来,路况快赶上伦敦了。”

“对,这两年买车的人多了。”陶醉说。

“英国其实还蛮宜居的,就是冬天太湿冷,而且吃的不行,我受不了英国菜,在那边待了两年,实在忍受不了,拿到毕业证就赶紧跑回来了。”许一鸣笑着摇头。

陶醉问:“英国菜真的很难吃吗?没有中餐馆吗?”

“中餐馆当然有,但是贵,而且不好吃,口味都改良了。我们一帮留学生有时候为了打牙祭,不得不去趁着假期去中国城买食材来自己做,但好多调味品也只能用类似的替代,跟中国的完全不能比,回到国内,味觉才有活过来的感觉。”许一鸣笑着说。

陶醉用手指摸了摸额头,笑着说:“那我是不是要考虑自己做饭吃?”

“完全自己做不太现实,成本太高了,我说的不仅是食材,还有时间。去那边读研的时间都特别紧张,课程繁重,规定时间内毕不了业就得延期,代价太大了,耗不起。”许一鸣叹息说。

英国硕士分为授课式与研究式两种,授课式是一年制,研究式的则是两到三年,大部分人都选择前者,因为经济效率,也就意味着课程繁重,打工基本是不可能的,因为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

“好吧,那我得做好吃面包土豆的准备。”陶醉笑。

“加油,快的话一年就能回来了。”

气氛友好地聊了一路,陶醉打听到不少有用的信息。到了吃饭的地方,陶醉发现居然是一家很有格调的西餐厅,她有些意外,刚才他不是还说想念中国菜吗,怎么回到北京反而吃起了西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