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旭跃上班的地方离父母家其实更近一些,住到家里来,他上下班路上花费的时间也节省了许多,陪伴赵明月的时间也多了,还能想法子给她去踅摸一些好吃的。在这么多人照顾下,赵明月的生活过得越来越滋润,身体也渐渐地跟着丰满圆润起来,她有点担心,自己这样吃下去,会不会变成一个大胖子,到时候别有个体重过大的婴儿就不好办了,那生起来可是自己受苦。

但是沈母和沈旭跃都说她想多了:“你本来就瘦,不多吃一点,怎么够两个人的营养啊,别怕胖,能吃是福。”

于是赵明月只好接受了被当成猪养一样的生活。

方臻就没有赵明月幸运了,她从南方来到北方,第一关首先要过的就是水土关。一般人换了地方,总是会出现水土不服现象的,方臻就遇到了水土不服的现象,一来北京就感冒,可怜的是她还怀着孩子,不能吃药打针,只能硬扛着,拖了半个月才好起来。就这一点来说,这个时间安排她调动工作确实不是什么好主意,但是在调动之前,谁也不知道她已经怀孕了。

沈启学刚到北京没多久,他申请的已婚军官宿舍还没有批下来,所以两口子还不能住在一起。方臻还得上班,又刚到一个新地方,环境什么都是陌生的,唯一熟悉的丈夫又不能常回来,怀孕的人又敏感脆弱,所以心情非常低落。

大家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生怕有个什么闪失。赵明月放了假后,回到沈家去住,便建议方臻也回来住,一起做个伴。

方臻本来是住在医院宿舍的,这样上下班比较方便一点。被赵明月一劝,想了想还是搬回来住了,因为一个人住在宿舍实在是太孤独了。这样一来,就得辛苦一点,要坐公交车去上下班,好在已经过了最危险的前三个月,还算安全。医院里也知道她怀孕,没有给她安排太重的任务,没有给她安排过晚班,只需上白班就可以了。

妯娌两个在一起,年轻人有话题可聊,方臻的情绪开始好转,身体也慢慢适应了北方的气候,逐渐稳定起来,不过依旧瘦得厉害。

沈馥郁也放了寒假,丈夫经常出车不在家,便带着儿子回到娘家来住,随便帮着母亲照顾两个怀孕的弟媳妇。自打沈父病了之后,全家人的关系前所未有的融洽友爱,这也是因祸得福吧。

见方臻瘦得厉害,沈母和沈馥郁两人就拼命变着法子给她做好吃的,想让她快点胖起来。沈母和沈馥郁都是典型的北方人,做的饭菜也是粗犷的北方菜系,方臻是来自最讲究吃食的广东,吃着她们做的北方菜,胃口也不怎么好。赵明月大概猜到她的口味,便做了南方的菜给她吃,又根据方臻自己说的煲老火靓汤的方法,给方臻煲汤喝。

方臻非常感动:“明月,你自己也是需要照顾的人,不用这么辛苦为我忙活的。”

赵明月笑道:“我哪里是为你忙活啊,是我自己嘴也馋了,想跟你学点做好吃好喝的,我们母子跟着一起受益。”

方臻唯有默默记在心里。父母看着两个儿媳感情如此深厚,也觉得欣慰,家和万事兴,这样就好啊。沈启学在部队里和老婆打电话,得知弟媳妇这么照顾自己媳妇,也说将来要好好报答她。

赵明月觉得做一个老师还是挺好的,你瞅瞅,谁还能像老师这样,一放就是这么长时间的假啊,正好可以给她在家养胎。没事的时候,就在家里做小孩子的衣服和鞋子,除了给自己的孩子做,也要给方臻的孩子做一些。沈母也忙着给两个孙子织毛衣毛裤,沈馥郁也跟着一起织毛衣,婆媳大姑仨没事就在一起干活唠嗑,北方女人性情慡朗,还挺多欢乐的。赵明月发现,只要沈母不霸蛮和钻牛角尖的时候,她其实还是个很有见地的老太太,早些年那些书都不是白念的。

宋小蕊也放了寒假,闲来无事,也会带着小女儿冬冬过来串门子,几个女人就在太阳地里晒太阳做手工。刚满周岁的冬冬已经能够满地跑了,小姑娘长得玉雪可爱,眉眼集合了父母的优点,一看就是个美人胚子。小家伙还很活泼大胆,特别爱美,喜欢年轻漂亮的人,见到干妈赵明月,就跟见了亲妈似的。每次过来,都抱着赵明月的双腿扭麻花儿似的缠住不放,赵明月便要放下手里的活计来逗弄一番。

一岁左右的孩子开始学说话了,赵明月教她叫“干妈”,她还不大转得过弯来,只会叫妈,每次看见赵明月就喊:“妈,妈。”一个字一个字的蹦,非常老成,跟叫自己妈妈又不一样,逗得大家都笑得要死。

冬冬还喜欢好看的哥哥,经常要跟在京京屁股后头玩,京京正是鸡飞狗跳的七八岁年纪,玩得上天入地的,哪里愿意带着这么个流鼻涕的小拖油瓶。但是冬冬就要这个小哥哥,不让跟就哭,京京是好孩子,小妹妹哭了,那就先勉为其难哄一下她吧。

沈馥郁就笑:“我看见冬冬缠着京京,就想起小蕊小时候缠着魏勤的样子了,撒泼打滚流猫尿,冬冬尽得妈妈的真传,哈哈哈哈。”

宋小蕊瞪着沈馥郁:“大姐,我小时候有那么烦人吗?”

“烦人不烦人,得问魏勤才知道。”沈馥郁哈哈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