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明月想说,不用做家具了,过几年这些式样肯定过时,又得重新买新的,但这都是父母的心意,做子女的当然不好拒绝。其实相对于自己打的新家具,赵明月更喜欢上旧货市场去淘家具。暑假回家之前,她就将自己的东西都搬到教职工宿舍去了,并没有在那边住,现在才发现屋子里空荡荡的,除了原本有的一张c黄,别的什么都没有。她觉得屋子里应该还需要添置一些家具,便趁周末拉着沈旭跃去旧货市场买家具。

旧货市场的东西很不少,东西参差不齐,但也有不少好东西,比如明清两代的家具。上辈子有一段时间收藏特别热,赵明月也看过不少这一类型的电视节目,听马未都说收藏之类的,对他说的家具收藏兴趣浓厚,曾经还花大价钱买了一套红木老家具放在家里。她知道这个时间入收藏市场那是再好不过了,不过也得有点资本才行,先得有人带着入门,还得有闲钱,赵明月这两者都不具备,那么就只能淘点还过得去的家具自己来用用。

挑了几件旧家具,花了一百多块钱。沈旭跃看着她买这些古色古香的柜子、桌子、椅子:“你花的钱买一套全新的家具都够了,这家具太过时了,这桌子连个抽屉都没有。”

赵明月摸着褐色的条桌:“这是古董啊,有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

沈旭跃笑道:“好吧,搞不懂你们学历史的人怎么想的。”

赵明月冲他笑:“你看这些旧家具,你不觉得做得特别漂亮吗?”

沈旭跃看了看,点了一下头:“也是,古人做这东西还是挺费了一番心思的,很讲究。”

“可不是嘛。以后等咱们有钱了,我就买一整套的老式家具,放家里头摆着。”就做家具来说,古人比现代人讲究多了,不仅具有实用价值,更具有艺术价值。放在二十年后,一套完整的硬木老家具,其价值可以达到数十上百万,而那些花梨木、紫檀木之类的古典家具,更是论件卖的,上千万一件都是有的。不过她也只是想想,现在就是给她一套,她也买不起,没钱啊,好的东西,这年头就算是再便宜,那也是需要几百几千块的。

沈旭跃听见赵明月这么一说,不置可否,只是觉得她的小脑瓜子又在异想天开了:“老家具好是好,但是跟不上现在的时代了,也不大实用。”

赵明月点点头:“这个倒也是。对了,你那屋子里什么东西都没有,要不要给你买点家具用?”沈旭跃那屋子也很简陋,除了一张c黄和一张书桌,别的都没有,连衣服都是收在箱子里或者挂在衣架上的。

沈旭跃摇摇头:“不用,我等我妈把家具做好了,再搬点家具过去。对不起,明月,我们结婚后暂时只能住单身宿舍,单位的婚房大概要年底才能有了。”因为他们单位分配的婚房要大一点,就在他们单位申请了,赵明月这边的单身宿舍可以一直住着,平时在这边办公午休,冬天怕冷不想回家,也可以住在这边,周末才回去。

赵明月笑起来:“我连六人间的学生宿舍都住过,两人住单身宿舍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沈旭跃听她这么一说,这才松了口气:“咱们把哪些需要邀请的同学朋友都统计一下吧,不能铺张浪费,但是便饭肯定是要吃一顿的。”

“好,我们把名单都列一下,到时候还得写请柬送过去。”

两人预估了一下宾客名单,提早去饭店订了酒席。幸而市场经济已经发展起来了,除了国营的食堂和饭店,还有不少可供选择的私家饭店。

除了准备宾客名单,赵明月还得准备结婚礼服,十一的时候天气凉快了,正好可以穿厚一点。沈旭跃给了她二百块钱,让她去买衣服鞋子。赵明月就去扯了几块布料回来,给自己做一身旗袍,又做了一身毛呢料子的外套,还给沈旭跃亲手fèng制了一套毛呢料子的中山装。这些料子都不便宜,沈旭跃给的两百块钱都花得差不多了,赵明月自己又添了些钱给两人各买了一双皮鞋,这样,结婚的行头总算是准备齐活了。

此外,还要提前给赵明月老家来的亲戚们准备住宿的地方。沈家的院子不窄,赵明月的宿舍也能住人,但是沈旭跃父母那边肯定也会有亲戚过来,所以还得去外面的宾馆预定房间。

结婚本来是两个人的事,简单一点的办法,就是扯一张证,然后和家人一起吃顿饭就够了,时髦一点的做法,就是两个人利用婚假去度个蜜月之类的。但是沈家三个子女,结婚没有一个cao办的,就那么无声无息地嫁了娶了,一点喜庆的气氛都没有,所以家里人也觉得太冷清了,这次老三结婚,一定要办一次才行。赵明月家里也赞成要cao办,他家只有一个女儿,怎么能够悄没声息地就嫁了呢。

赵明月就一边上着班,一边忙碌着结婚的事。赵明月之前自己做过老板,什么事都亲自做过,行政工作都是很琐碎的事,难度不大,就是事情杂了些,她适应得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