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赵明月皱起眉头,有段时间没看见那个疯婆子了。

于有芬说:“我听说她怀上了,已经有四五个月了,不知道是谁的,她妈在给她找药打胎呢。”

赵明月吃了一惊:“怎么回事?”

于有芬说:“听说那阵子她常常跑到外头去,估计是那时候被人占了便宜。唉,你说这人怎么好端端的就疯了,那么年轻,真是……”突然又想到什么,转了口,“作孽啊,没想到她心那么狠,还想诅咒你,这都是报应吧。真是不知道怎么想的。”

赵明月从于有芬的语气中听出了对汪秋兰的恻隐之心,不过她也很理解,于有芬会这么想汪秋兰,那是因为她不知道汪秋兰这个人会坏到什么程度,汪秋兰如今落得这样的下场,她心里可是一点愧疚都没有。别人帮她报复了,正好省得脏了自己的手。

于有芬见她态度淡淡的,也不再继续这个话题,赶紧换了另一个话题。

今年春天的雨水有点多,看起来倒像是个风调雨顺的年成,但是赵顺生却在家里叹气,赵明月问:“爹,你叹什么气呢?”

赵顺生吧嗒着旱烟:“快要清明了,明前茶该采了,要是还继续下雨,到时候茶叶就炒不出来。”月亮湾的人几乎家家户户都懂得制茶,明前茶是每年中的第一批茶,此时茶叶最细嫩,受虫害少,是最好的一批春茶。

赵明月看看天色:“爹,你别着急,说不定到时候就会天晴了呢。”

赵顺生叹口气:“希望能晴吧。春天制茶最怕就是天气不好,难出好茶。”当农民,无论干哪一行,都是要靠天赏饭吃的。

茶山上的茶树在春风雨露的滋润下,早已复苏过来,正在悄悄地绽吐着新芽。雨水对茶叶来说,其实并非都是好事,有雨水,茶叶是长得快,但也影响茶叶的品质,味道会冲淡,而且碰上雨天采茶制茶,那就难上加难。

幸而到了茶叶能采的时候,连日来的阴雨突然停了,云收雨住,还出了一个大太阳。老大队主任赵四农是个有丰富经验的茶农,他在村广播站里说:“明天如果不下雨,社员们都去采茶,不论男女。”采茶就是跟时间赛跑,上千亩茶园,就算是每个人采一亩,那也需要一千多人,村里人口是有一千多,但不代表人人都能劳动,所以主任便要求男女都去采茶,趁着天气好,赶紧抢收回来。

这个通知一下达下来,男人们都喧哗起来了:“老主任搞什么,男人也要去采茶?这不都是女人的活。”

女人们就说:“嘁,男人不要吃饭?”

当天家家户户都做上了准备工作,把柳条篓子全都拿出来刷洗干净,放在太阳地里晾晒,茶篓已有多年没用了,放在粮仓顶上落灰,如今得终于见天日了,大家洗刷的心情也变得格外好。

第二天一早,天气依旧晴好,人们高高兴兴地提着柳条篓上山了,整个茶山一片生机勃勃,新吐的茶叶还带着新绿的鹅黄,娇嫩动人。

沈旭跃拿着喇叭,对大家说:“先要提醒大家一下,不准浑水摸鱼,茶叶的收入按照大家采茶的工分来分配,而采茶的工分则按照大家采茶的数量来算。我们会划分一个等级,谁采的茶越多,工分就越多,所以大家别老是想着自己偷懒,指望别人多采,别人多采了,那也不是你的,你不采,就没工分。”

赵明月看着站在石头上的沈旭跃,暗暗竖起了大拇指,早就该打破这种平均主义的分配陋习了,吃大锅饭最扼杀人们劳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太要不得了。

所有人一听这个决定,顿时炸开了锅,那些手脚勤快的人们说:“那好啊,我采得越多,钱就越多是不是?”

有人迟疑着说:“这不好吧,有的人身体不好,手脚太慢,岂不是太吃亏了。”

“这活儿女人比较能干,我们家男人多,岂不是吃亏了?”

“哈哈,你现在承认你们男人不如我们女人了?”

“谁说我们男人不如女人了!”

“那你还唧唧歪歪什么,走着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