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打满算,池颂还有整整一个半月的准备时间。

在看完烟花的第二天,池颂就又跑到了周亚鸣的办公室里。

刚刚结束早会的周亚鸣回到办公室看见池颂,不禁好奇:“来得这么早?找我有什么事儿吗?”

池颂想要起身,身形却在半空中诡异地卡顿了片刻,扶了一下腰,才勉强把身体掰直了。

周亚鸣心领神会,给他倒了杯水:“你坐下吧,慢慢说。”

池颂挺不好意思地接过水杯,在手心里焐着,说:“亚鸣姐,我想去支教。”

周亚鸣愣了愣:“为了新电影?”

池颂:“嗯。”

周亚鸣微微蹙眉,不置可否:“池颂,我不爱兜圈子,有些事我就直接挑明了说吧。你现在是有了一些流量,这些流量给你带来了一些好处,但有的时候你也不得不为这些好处做出一定的牺牲。明白我的意思吗?”

池颂条理清晰地回复:“亚鸣姐,我明白你的意思。我会在支教的小学里做义工,随时都可以离开。如果有什么通告,我都会参与的,不会破坏合同。”

周亚鸣的表情柔和了一点:“……这件事你早就想好了?”

“嗯……不算是。”池颂喝了一口水,答道,“昨天晚上才想好的。”

说着,池颂放下杯子,桃花眼稍稍弯了起来:“……亚鸣姐,我现在得到的很多资源和好处,都是流量带给我的,我不会辜负这些,所以我要更努力才对。”

周亚鸣善意地提醒他:“我知道你的意思,既要体验生活,又要守住流量和话题度。但是这样跑来跑去的话,你会非常疲惫。”

池颂眨眨眼睛:“我还年轻呀,现在不累一累,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再说,孙老要求,我演的那个角色要有一定的疲惫感和沧桑感呢。”

闻言,周亚鸣无奈地笑开了。

……多少年都过去了,池颂还是老一辈演员口里的那个“小戏精”,一点都没变。

接下来的一个半月,池颂的大多数时间是在龟速移动中的绿皮火车中度过的。

他像个勤奋备考的大学生一样,抱着一个简单的背包,手里捧着已经卷了页的剧本,靠在轰隆隆震动着的车窗玻璃上,在昏暗的灯光、泡面的异味和窗外移动的风景间酣然入睡。

池颂把一切都放心托付给了周亚鸣,他只负责去跑通告,没有通告的时候就回到那个小山村里,一门心思地做他的实践采风活动。

他丝毫不知道,在这一个半月里,自己在网络上一度成为了话题风暴的中心点。

源头是有一个新兴的营销号在网上PO了几张照片,信誓旦旦地表示,池颂被大佬包养了。

照片很模糊,角度也很刁钻,看得出来是某人喝醉了酒,趴在池颂怀里,张着嘴要池颂喂他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