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如果想要亲人复生,就得要一个“孝子”在前招魂“引路”。

倘若信徒没有子女,或者子女不肯,那“复生”自然是无法完成的。

就算信徒真有这么一个“孝子”,信徒也为了达到“复生”的标准散尽家财,即使最终没有成功“复生”,教会方也可以轻轻松松把责任推到“心不诚”的子女身上。

这本来应该是一桩包赚不赔、怎么解释都是对教会有利有理的好买卖。

想到下水道的那绺连着头皮的头发,沈洁握着鼠标的掌心全汗湿了。

……假如,这家的男主人按照着教义,这样做了呢?

第26章 小明的日常(十三)

下水道里的长发。

墙后的涂鸦。

消失的姐姐。

打着“复生”旗号的邪门教义……

零零散散的线索拼凑起来,都指向一个最可悲的结局——

早在看到壁纸后的全家福涂鸦时,沈洁就觉得哪里有些不对劲。

她有孩子,所以她知道,大多数孩子在画画时,追求的不是完全的写实。

孩子写照的,往往是他理想中的画面。

但他的画作里,只有爸爸和年轻的姐姐。

没有母亲。

儿童房里的“立方舟”队,也已经停止讨论,熄了灯。

他们还要让江舫完成今夜的任务。

李银航很自觉地趴在桌子上睡去了。

南舟则躺在地铺上,借着小夜灯斑驳的光芒,看向了墙头那幅温情而略显畸形的涂鸦。

他从小画画,当过美术老师,同样知道小孩子的绘画喜好。

小明的画很可能根本对母亲没有印象,也没有什么向往。

他的母亲,或许是在他有记忆前就去世了。

在他小小的世界里,只有父亲和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