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口井才不担心没水用。”

君越在后院那口井打在角落,还用东西挡住,村里没有人发现。

只有前院那口压水井,村里人都知道。山腰人家接的自来水公司的自来水确实有时候用水不方便。

村里人看君越打了一口井,都不惊讶好奇,都觉得应该的。

“行,老谢大气,我们都跟着占了便宜。”赵重嘿嘿笑。

“行了,看你小气吧啦的样,你家赵意幸好性子不随你。”君越都懒得看老赵那占了便宜以后贼笑的样子。

时光荏苒,转眼就是年底,今年全家都在老家过年,新房子,按照风俗,要在新房内连过三年的新年。

代表着人气,也代表着兴旺。

“爷爷,爷爷,苗苗做的肉圆子。”苗苗捧着自己搓的肉圆子,哒哒的迈着小短腿跑过来献宝。

大年二十九,家家户户都香气扑鼻,煮腊肉腊香肠,杀鸡,搓肉圆子等等,炸腊鱼。

坐在沙发上,削荸荠,厨房里忙碌的是儿媳和她妈,今年亲家夫妻俩也来小龙村过年。

家里开着热空调,小孙女萌萌哒,小苹果脸红扑扑的。君越赶紧望一眼孙女手中的一颗搓的歪歪的肉圆子,满口瞎话的吹捧,“哟,苗苗搓的肉圆子真好看,比爷爷搓的都好。”

“哈哈哈,谢谢爷爷夸奖,去给爸爸看。”小家伙捧着肉圆子转了一个方向,朝另外一边奔过去。

“去吧,出大门要加衣服,知道吗?”

“嗯,苗苗知道。”

小家伙头也不回,哒哒的奔她爸爸那边而去。

大年三十的年夜饭,家里一共十二个菜,月月发,意头好。

年后五月 ,是个人都能感觉到不对劲。无论是什么风,都带着一股热浪袭来。

吹拂到身上的热浪,有时候能灼伤皮肤,有时候能明显的感受到风中夹带的那股温度。

虽然雨水没有减少,粮食欠收,已经成了定局。

君越家里的几亩田,几亩地全种了水稻,土豆,红薯 。

田埂上,一群老农民,抽着烟发愁。“老赵,你家今天要买粮食不?”

老魏愁啊,天气真是有了大变化,去年全村大部分的村民打井,还真是没打错。

“买,买稻谷,老谢家里有打米机,买谷子好保存。”

赵重想的远,他们都是经历过六七十年代的人,知道粮食的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