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有的吃就不错了。不抢。”

“老侯,味道咋样?”

侯老说道这味道,笑着说,“肯定好,味道不好,我也不会来献丑。

我孙女的公爹自己做的,给我家送了些,是我老家的口味,鲜香酸辣,好吃极了。”

“你家哪个孙女?”

“老大家的老幺。”

“咦,不是嫁到东北了吗?你家亲家还会做湘菜?”

一位很了解侯家的大佬不解的问道。

“是东北,可孙女婿的亲爹的奶奶一大家子,是从湘省逃难去到东北的。

离开了家乡,但口味依然保持着湘省的口味。湘菜就在他们家传了下来。”

没有什么不可说的,侯老简单的介绍了下。

“哦,原来如此。”

没多久,临时碾出来的大米,已经煮好,随着一碗碗的青菜,酱菜,一起送上了桌。

难得,还有条红烧鱼。加上侯老提供的剁辣椒,一群大佬,还没有吃,就味道那沁人心脾的大米清香。

“闻着味道不错,挺香的,只是不知道吃下去味道怎么样?”

两人说话的时候,其余的人已经端着饭碗开动。

美味下肚,无暇说话,配合这些美味的菜肴,口感更好。

几天后,君越带着孙子孙女转道去了沪江市,那座东方明珠。他能做的就只有那么多,个人的力量再大,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能做的也有限。在要保护好自己的前提下,做的也不错了。

在沪江的几处地方转了转,老三信中有写的几个地方,他都去探寻过,还很幸运的找到了一位老三的大学同学。

他记下家庭地址,单位地址,方便他以后再查找。

离开燕京的时候,给家里还有老二都寄了礼物 ,出门的时候,老二在他的衣服口袋里悄悄的塞了两百块钱。

老大也塞了三十块钱,都是怕他到了外面拮据。

孩子们的心意,他收着。但他也不占便宜,给孩子们寄回去些有用的礼物,细粮,还有孩子吃的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