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让外行乍一听,额能觉得非常有道理,连主持人都已经在点头了。江晓媛却简直要被气笑了,造型整体风格统一、圆融不突兀是蒋老师对她的基本要求,到了范筱筱嘴里,居然就变成“中规中矩、毫无亮点”了!

以这位女士颠倒黑白的能力超凡脱俗,她与其做生意,还不如去搞传销,一定能发展出庞大的下线帝国来。

范筱筱继续说:“可能在大家第一印象都是,哇,这个模特好漂亮,裙子也美,妆面也美,人更美,就觉得这是一个好作品,其实从专业角度考量,这件作品并不能算十分成功。十二号选手非常会讨巧,手法与技巧也十分圆滑,但是你的作品有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很空……我有话直说,你不要介意,这造型做出来让人看不出灵魂在哪里,雕琢的痕迹过重,没有那种天然天真的灵动感。”

大众评审里,已经有人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了。

江晓媛的作品漂亮吗?

非常漂亮,因此范女士的前半段没说错。那么后半段按理应该也是没错的,反正谁也不知道什么样的作品叫做“有灵魂”,这是个万金油一样的评价,连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也可以说“没灵魂”,那女胖子乍一看确实眼神灵动,其实挂在卢浮宫那么多年,也没听说什么时候从画框里爬出来跟游客侃大山嘛。

大家按着这个思路一想,再一看,果然是十分“雕琢”,都看不出台上那模特原本的模样了,真的不如前一个贴了二斤假睫毛的那位看起来“天真率性”。

范筱筱看着台上面无表情的江晓媛,志得意满地微笑了一下,看准时机,把自己准备好的最后一刀也徐徐拉出。

她不慌不忙地说:“我不得不说,十二号选手的风格非常占便宜,因为大多数人在短时间内,只会凭着第一印象评价好与不好,其实请大家仔细回想一下,我们因为什么会觉得某一首歌好听,某一样东西好吃呢?”

范筱筱停顿了一下,接着说:“熟悉——而且是还没有到腻歪的熟悉,生活中是不是这样?一首歌你以前听过一两遍,后来再次偶然听到,一时想不起来是什么歌,但能合上这样的乐句,你就会觉得这首歌很顺耳、很好听,对不对?在我看来,十二号选手就是这样,我注意到她的风格中使用先锋的、创意性的元素非常少,在大家看来,就是‘刺眼’的东西非常少,大家一看,第一反应就是和谐、熟悉,所以才觉得她的作品最美,但如果搞艺术的人都这样挖空心思地讨好大众观众,那么恐怕有生之年,这个圈子都不会再有任何创新的活力。”

范筱筱说完,格外真诚地叹了口气:“十二号,我真的很喜欢你的小心机和纯熟的技巧,但是基于以上这些原因,抱歉,我没有办法给你打高分。”

她一番长篇大论,不单把江晓媛现场的作品贬损得狗屁不是,还顺便影射了笔试之前的网络风波,三言两语就将她塑造成了一个靠心机糊弄外行,混进决赛的“空洞没有灵魂”的匠人。

主持人都一时尴尬了,不知道下面的话应该怎么接。

旁边另一位嘉宾却居然还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接过话筒,将范女士的臭脚双手捧起:“范女士这些年很少出席我们这种赛事了,但是对年轻一代时尚造型工作者的期许还是非常真挚的。”

范筱筱跟着适时地煽情说:“我们对和平与美好的追求是与生俱来的,从这个角度来说,诸位的工作几乎可以说是伟大的,我真诚地希望你们有更好的未来,用你们的才华创造一个更美的世界。”

话音落下,现场适时地响起了掌声,主持人也松了口气——她不知该如何接话的尴尬处境消弭了。

主持人举起话筒,放在江晓媛鼻子下面:“那么十二号选手有什么想说的。”

江晓媛的手在轻轻地颤抖,范筱筱把话说到了这种地步,无论她怎么开口,都好像是在狡辩一样,她要是聪明情商高,此时就应该装出感激涕零的样子,冲那老妖婆九十度鞠躬,再说一句“感谢前辈和老师的教导”。

然而她的目光无意中往台下一扫,正看见了坐在最后一排的蒋博。

蒋太后双手抱在胸前,面色沉静,他既没有笑,也没有表示什么,只是在她目光扫过来的时候,矜持地冲她一点头。

江晓媛胸口那种冰冷粘腻的难过忽然之间溃散了,她心想:“蒋老师都点头的东西,你一个老黄瓜刷嫩漆、一天到晚开个粉红小破车的老妖精有什么资格置喙?”

“嗯,有的。”江晓媛不客气地从主持人手里接过话筒。

主持人:“……”

一般选手在这个环节都是象征性地说两句“谢谢老师,以后改进”之类的场面话,根本不用把话筒拿过去,江晓媛这是要出什么幺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