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怀道的指挥下,无数警备军将士迅速行动起来,积极展开救灾行动。 负责处理巨石的队伍来到中条山取巨石,依照秦怀道的办法先将巨石凿出小洞后将手雷扔入洞中,随着一声巨响巨石轰然碎裂,落得到处都是。 :决口合龙 陈南陈北带着姜雨生一路前行,来到运城段上游处,此处经运城百姓及府尹大人全力守坝,堪堪将其守住。 待姜雨生三人出现在运城坝时,运城府尹张维一才得知陛下已至中条山。 “什么?陛下亲临三门峡,特来堵住下游溃坝?”得知这个消息的张维一正打算带人前去拜见陛下,却被陈南陈北二人拦住。 “府尹大人不必拘礼,陛下已经说过,他此行只为治河,一切繁文缛节都可免去,一切以治河为先,运城能有今日之功,多亏府尹大人,若此行离去,万一运城段堤坝出现意外,陛下不仅不喜,恐怕还会怪罪下来,孰轻孰重,还请大人三思。” 面对陈南陈北二位大校的阻拦,张维一细想之下也觉得有道理,当前洪患仍未平息,若自己一心只想拜见陛下而坏了要事,且不说陛下怪罪下来如何,光是这水患就能让运城毁于一旦,真到这种地步,他如何面对运城百姓? 想到这,他向二位大校行礼。 “多谢二位提醒,本官差点犯下大错,运城地界乃我所管辖之地,有任何需要配合的,尽管找我即可。” 有张维一这句话,陈南陈北放心不少。 至少有这位府尹大人在,运城段堤坝出现问题的可能性会小不少。 姜雨生道:“可否拜托这位大官给我们弄些大点的油纸,还需要一些竹棍用,多谢。” “这?”张维一看向这位穿着打扮像是小孩之人,又看向陈南陈北两位:“此人是哪位?” 陈南拱手道:“府尹大人有所不知,此人虽小却本事非凡,是兰州府尹陈望陈大人自兰州带来,能通水性,知流速,陛下特命我等护送此人前来观察流速,以确保黄河洪峰来时,能及时告知之游。” “原来如此,小小年纪便受到陛下重用,未来可期,本官这便照办,还有三位可暂居堤坝下方的民居处,这里的百姓已被我撤至运城后方,民居也被我征用了。” “那便多谢府尹大人了。” 这两名大校论官职来说比不上张维一这一州之主,可他们却是陛下身边的人,奉的更是陛下的旨意,因此他不敢胡来。 运城之内。 数名黑衣人正聚于某处隐秘之地,商讨着大事。 “各位,我听说大汉皇帝陛下带着一万锦衣卫与一万警备军秘密来到三门峡治河,此地地势复杂,山林石木极多,若是借着夜色能潜入其中将其斩杀,我们定能在何大人面前立下一大功。” “从龙之功,无可匹敌,兄弟们,我们先探清情况,再做计划。” “好,一切都听大哥的。” 密谋处的暗探商议完毕,一切又归于平静。 随着时间的推移,各项材料筹备相对完毕,唯有这石料还缺不少,众位将士来往于山河之间搬运这些石块,花费了不少力气。 秦怀道将这一切看在眼里,亦有心疼之色,今日他观察着山上的情况,突然发现自中条山沿山下来,有一道被流水冲击之下露出的水床,若是将之改造一番,将士便可借此水床让石块沿水床翻滚而下,可事半功倍。 想到之后,他迅速令人将此水床拓宽,而后命负责石料的将士不必将石料完全炸碎,稍大些亦可,众人推了块较大石料往水床处一推,只见石料沿着水床徐徐而下,果然如陛下所说。 得见此招功成,众多将士连连欢呼。 “陛下圣明,竟能想出如此方法,这样大家很快就能将石料凑齐了。”将士们说道。 又过了三天。 姜雨生这边没有发现黄河的特别情况,一切如常,张维一带人送了一批美食被褥前来之后,河工们继续如往常一般,巡视着大坝。 负责新安段的李淳风已经开始展开堤坝堵决工作,孟津段的陈望也即将到达,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秦怀道这边,也迎来准备齐全后的收官之战。 “报,陛下,所有麻袋砂石装填完毕。” “报,陛下,石笼悬吊架已经制成。” “大石笼已经运至溃坝附近,随时可以开始。” “木桩、大掃等物已经准备齐全,听候陛下指令。” “好,”秦怀道猛喝一声:“所有人听我之令,三门峡一号溃坝,合龙开始!” “下石笼!” 随着秦怀道命令发下,数百名将士拉起绳索将一人多高的石笼悬吊而起,向着决口移去。 “向前三丈!” 秦怀道再次喊话,控制木架之人调整木架角度,让石笼向前移动三丈,正好置于一号决口的下方。 “放。” 号令响起,石笼逐渐向着决口的洪水靠近,即将接触水面。 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若是石笼有足够重量,能够抵御洪水的冲击顺利放置,那么一号决口基本上就能够解决,反之则需要再次加大石笼的重量。 接触水面的刹那,无数将士都将目光落在石笼之上,屏住呼吸等待着他们与水患 :治河手册 雷声隆隆,山风再起。 异常的天气让原本欣喜的众人心中再次施加重负,他们不知道什么时候还会再下雨,他们只知道,如果再下雨的话,黄河不知道还会发生什么样的险情。 一号决口的关键时刻,不容有失。 “下!” 随着石笼缓缓下落,在接触水流的那刻,整个石笼都在剧烈摆动,强大的水流冲力将石笼推开,若无木架上绳索牢牢控制住,石笼怕是要被水流给冲走! 扯绳的将士们感受到手中力道陡然增大,那是水流冲击带给他们的压力,这是这道压力,差点将扯绳的将士拉走。 有将士第一时间感受到异状,连忙高呼:“快来帮忙。” 见状不妙的秦怀道第一时间冲上前去一把拉住绳索的尾端系在腰间,死死拉住绳索,这才保住这些将士没被水流冲走。 直到附近将士过来帮忙之时,才将石笼重新稳住。 这时的秦怀道看见附近守着大掃的罗武,冲他猛然大喊:“罗武,上大掃,降流速!” 罗武浑身猛的一震,顿时领悟到秦怀道此时的意思,石笼扛不住这最后缺口下水流的冲击,只能先上大掃。 他领头抓住大掃把部,指挥附近将士:“来人,随我一起将大掃送上斜坝!” 随着他之号令,几十名将士随他一起握住大掃,一步步向着决口跑去,大掃进入河中的刹那,大部分压力全部转移到大掃身上,罗武带着这些将士死死抓住大掃,警惕着看向四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