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之内。 负责处理长安防务的薛仁贵,在城内巡防的时候发现涌入长安的灾民越来越多,他不得不调配人手找民部安置这些灾民,房玄龄连夜叫人做些临时庇护所让这些灾民在长安城内集中起来,便于统一救治。 救治之时,他心里庆幸着幸好陛下有先见之明,提前高价收了大量粮食,否则现在的长安肯定到处都在争抢着粮食。 又有一批灾民涌入长安城之内。 临近中饭时间,新近的灾民担心自己没有食物,又见众多灾民并无这种忧虑,不知该如何是好时,却见两位大人物带着民部之人到达灾民居住区。 来人正是房玄龄与薛仁贵。 “诸位一路逃亡辛苦了,奉大汉皇帝陛下秦怀道之命,国事部大臣,民部官房玄龄前来慰劳大家,洪水未退之前,所有的口粮皆由朝廷提供,请大家放心。” 还有此等好事?这些新进的灾民个个翘首以盼,他们也不奢求能吃上别的,能有一口热粥喝,就已经心满意足。 等见到食物之时,还是超出了他们的期待。 这位朝廷大员所带来的,竟然是热腾腾的大米饭! 就算是在自己家里,他们也未必能每天吃到大米饭,但是在长安,朝廷不仅给他们吃大米饭,还免费提供。 这是从未有过的待遇! 长安 :粮商决定 自手下禀报之后,他就亲自去了趟东西两座灾民大营,手下汇报并无错漏之处,众灾民吃的确实是白米饭,不仅如此,朝廷还派人下发衣物,让这些灾民不至于没有衣穿。 长安之内,可见整个民部身影。 “陛下仁政,天佑我大汉百姓。”有粮商对朝廷的救灾之策实打实地佩服。 李姓粮商亦是开口称赞:“陛下有如此仁心,前些日子我等竟然还怀疑过朝廷想杀我等,真不应该。” 见大家纷纷称赞朝廷,张道子咳嗽几声,众人才又纷纷看向他。 他笑道:“诸位以为朝廷之策如何?” 李姓粮商开口道:“自然是让我等佩服得五体投地,只是这般散粮,且不说朝廷银钱能否支撑得住,粮食怕是也撑不了多久吧?” 张道子向这位李姓粮商行拜礼,代表自己认同他的说法:“你说的没错,依我猜测,朝廷这般救助灾民定不是长久之策,而且有江胜为之类的宵小定然会趁朝廷忙于救灾之时搬弄是非,趁机削弱大汉国力甚至试图推翻整个大汉,上次来的那位岭南道粮商魏叔玉,依我看就有图谋不轨之心。” 最后见到魏叔玉时他的那番言词,在粮商心中留下了其狼子野心的印象。 “所以张东家的意思是?” 张道子道:“如此大汉,如此陛下,值得每一个人的帮助和守护,我打算倾尽家财替朝廷分忧,不知诸位有何打算?” “倾尽家财?” 这些粮商有些犹豫不决,要知道这些家财都是他们多年以来积累下来的财富,若是全部掏出来帮助朝廷,那以后的日子还过不过了? 这时的张道子义气凛然开口:“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更何况陛下已然率先作出表率,连陛下都在冒着国库亏空的风险无条件帮助百姓,我们这些能献上微薄之力的百姓,又怎么能置身事外?” 话说到这种地步,这些粮商亦不再犹豫。 “好,那我们就跟着张东家干,您就说怎么干吧。” 张道子微微一笑:“简单,替朝廷继续征粮!” 回府之后。 张道子默默将上一代人积续起来用于以防张家遇到大事之钱财全部挖出,整整十几箱金银珠宝摆在他的面前,他却没有任何惋惜之心。 李姓粮商本名为李明盛,回到家中之后,他同样将自己藏钱的地方,将自己这些年积累的钱财全数搬出。 听闻李明盛要败家的行为之后,他的夫人闻风而来。 “你个臭不要脸的,平日里到处败家就算了,怎么,这次你还要一次性把家败个精光?” 这种说话语气,显然是母老虎风格。 按照以往惯例,她只要一发怒,李明盛就会老老实实地向她求饶,可今天这次不太一样。 李明盛没有退缩,没有软弱,而是坚定地看向夫人。 “夫人,朝廷面临着困难,灾民需要救治,张道子说得对,既然我们还有些能力,就不能坐视不理,我要去帮他们。” “帮他们?”夫人咆哮道:“你把银子全花完了,谁来帮助我们?你是不是傻?我告诉你,你要是再犯傻,老娘我就弄死你。” 李明盛呵呵一笑,上前主动牵起夫人的手:“夫人,这么多年来我都让着你,有什么事我也会第一时间主动认错,可是今天,你就让我任性一回吧。” 夫人脸色猛然一怔,站在那里愣愣地好久都说不出话来。 她何尝不知道这是他一直在让着她? 见他态度坚决,夫人终于松口:“既然你要干那便干吧,不过我可事先说好,要是李家因此破败混不下去,我可不会跟着你在这里混吃等死。” 李明盛大喜,又恢复了以往状态。 “多谢夫人,刚才夫人生气的样子可吓死我了。” 众多粮商准备行动的同时,魏叔玉也带着与面具男的约定下岭南道,与他同时下来的,还有国事部秘密调拨的部分官员与岭南道府军将士的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