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秦怀道无意破坏诗词方面的文化延续,既然这些作品是他们所书写,自己就还是不要胡乱作词了,否则等这些人写出诗词时,发现和当今天子的一模一样,岂不是一身才华尽东流? 既然有所打算,他直接拒绝上官仪的好意:“朕对写诗词不感兴趣,反倒是听诗词有兴趣,所以写诗就算了,倒是上官先生若是能创出好词,还请让朕看看,欣赏一番才行。” “这?”上官仪没想到陛下竟然说对写诗词不感兴趣? 诗词本应天上来,他等诗人不过是将双手借与上天书写天下意气,这是何等值得一生去追逐之事? 可惜,可惜。 处于惋惜之中的上官仪没有再说下去,只是透出落寞神色。 他于长安只为写诗,能与他坐而论诗之人天下不出,好不容易见识到陛下才能,却又不感兴趣,此时此刻,他只觉得人生只有无尽的孤独。 见到上官仪此态,秦怀道不由感到好笑,此时离李白出生还有五十多年,大汉只有一个上官仪,恐怕他俩是撞不上了。 不然他还能给他个希望。 裴仙竹却听到了欣赏二字,此时正是邀请陛下的最好时机,她款款上前,向陛下说道:“陛下,说起欣赏,我与上官先生正在筹备国乐大典,正是以陛下所作《我和我的大汉》为篇首,打造一系列同类曲风,传播天下,届时还请陛下前往。” “大善,何时举办?” 秦怀道心想他俩按《我和我的大汉》风格写词编曲,这不是古人写现代风吗?还整出国风大典,那得离谱到什么样?这么离谱的操作,他必须亲眼见证才行。 想到此处,他不由露出会心的微笑。 “我与上官先生打算于中秋节之时于国乐府进行。” “中秋节?” 想到即将到来的黄河水患大汛,秦怀道就没来由地头大,若是黄河泛滥,届时到处都是难民,百姓流离失所,哪里还有什么心思搞国乐大典?斟酌一番后,秦怀道说道:“国乐大典虽好,可若放在中秋节还是太赶了,既然是你和上官仪的入府首作,应该盛大一些,这样,陛替你们拿主意,等过了开春,朕再设一场十里国宴,为两位操办这个国乐大典,二位以为如何?” “这?”裴仙竹没想到还有意外之喜。 由陛下下旨,于十里国宴之上举办国乐大典,自然声势更盛,对国乐府来说简直是百利而无一害,当即答应,邀请过后,众人的目光,再次移到风扇上来。 此时水动力风扇的扇叶,依然还在转动。 李府何冰不由惊呼道:“大家快看,这风竟然还在旋转?不可思议,简直不可思议,陛下鬼斧神工之作,让草民大开眼界。” “确实在还在转,此物没有人力牲畜,为何可以转这么久?” 李景臧借机说道:“原理其实非常简单,而且关键是此物足足可以运转一刻钟之久,不需诸位经常续水,只需一刻钟后将下方之水倒回上方即可。” 国乐府两人已然心动,只是怕这两个物件太贵,她们经费有限,又要筹备国乐大典,若是价钱便宜倒可以考虑。 “不知这两个物件如何售卖?” 裴仙竹之问引起诸多百姓安静下来,他们也想知道风扇售价几何。 :风扇价格 “陛下说了,”谈到钱,李景臧无比慎重,终于来到这场大戏的最后一环,他朗声高喝:“陛下说了,此物为造福百姓而来,售价自然是越低越好,不过此物大家也看到了,不仅耗费了陛下大量心血,还由墨门亲自督工,大业城顶级工匠耗费大量钢铁与木材精心打造,足足花去工匠十天时间,才能产出这么一台风扇,各位以为,这等奇物应该卖多少钱?” 他之言语有夸大之举,不过宣传嘛,海口总是要夸下的。 更何况造风扇所调用的人力物力,确实规模巨大,齿轮部分用的都是由铁匠精炼品质上乘的好钢生产,再加上秦怀道向来优待工匠,给出的工钱又高,若是卖得便宜了,确实不划算。 见他有此之问,百姓们纷纷猜测价格。 “白银五百两?” 有人试探着说出价格,接着就被大家嘲笑起来:“这等神物,五百两哪里,够,你这是在侮辱大业城的工匠和陛下的设计,要是放在李泰时期,是要被拖下去砍头的,我猜一千两白银。” “白银一千两,尔等真是穷酸,”何府公子何冰为了在裴仙竹面前留下好印象,大口一张说出一个天文数字:“依我看来,此物此少需要黄金百两,才配得上其尊贵的身份。” “嚯。” 众人倒吸一口凉气,在场诸位百姓虽居于天子脚下有万分便利,却不少连百两白银都拿不出来,更别提黄金了。 “何家公子好大的魄力,百两黄金轻易脱口而出,在场除了陛下,也就是何家敢有这么大的口气了。”百姓们惊叹。 有百姓突然发现旁边还摆放着千两黄金,想到一件极为不可思议的事,该不会摆放的数量,就是风扇的售价吧? 他喃喃说道:“莫非是一千两黄金?” 此言一出,现场当即炸锅。 一千两黄金何其珍贵,足以在长安买下多处宅院,结果此物售价竟然高至如此,这怎么可能? 只是边上摆放着就是千两黄金,若是让他们不作他想,也不太现实。 好在李景臧及时发生,阻止了众人臆想。 “诸位放心,不可能是千两黄金,而是诸位买得起的价格,”李景臧带着笑意看向裴仙竹:“不如裴姑娘猜猜看?” 裴仙竹靠近水动力风扇仔细观察一番,发现此物不仅设计巧妙,做工精细,还带着些许异域的艺术,思考过后说道:“依我看,此物或百白银百两上下,才能值回成本。” 听到此话,李景臧不由哈哈大笑。 “怎么,我猜的不对?”裴仙竹问向他。 “诸位猜的何止不对,简直是离谱,”李景臧走到手摇风扇位置将其拿在手上:“乘风字号风扇,依陛下建议,我将其定价为五两白银。” 听到价格,众百姓惊到下巴都要掉在地上。 如此奇物,还动用了墨门与大业城的顶级工匠,最关键里其中还用上了精炼之钢,那可是军用物资昂贵无比,这等物件,仅仅只卖五两白银? 何冰诧异不已:“东家不会是在逗我们吧,这么好的东西,就只卖五两?你可别说隔壁那台不需要手摇的风扇只卖十两。” “哈哈,”李景臧向他竖起大拇指:“也只有何公子猜对了,这台借东风,确实价格定在十两,保证诸位都买得起,如何。” 真是十两? 这怎么可能? 看着众人诧异的目光,有位百姓试探着拿出五两银子交给李景臧,李景臧收下银两之后,将乘风牌风扇亲手交到这位百姓手中,拿到之后,这位百姓像做梦一般。 直到片刻之后,才完全确认这个东西归自己了,转而大喜。 “这竟是真的,只需五两银子就可买到此物,感谢陛下,感谢东家,我这就回家报喜去,哈哈。” 说罢,这名百姓如风一般快速离去。 见风扇主人所言非虚,众人也都纷纷向前挤来,想要买下风扇。 “东家,这是一百两,我要十台借东风。” “我只有十五两,家里三口人,帮我拿三台乘风。” 何冰大手一挥,从怀从取上一叠大汉白银代证吼道:“乘风和借东风有多少我要多少,全部卖给我!” 他眼中看见的不仅是便利,还是商机。 此物贵重且稀缺,若是他提前将此物全部收下,而后以比朝廷更快的速度将此物卖向全国各地,必然会大赚一笔。 这等奇物,哪怕卖上千两也会有人买,更何况工序如此复杂,产量定然偏低,等卖到偏远州道之时,不知早已过了多少年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