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卫团的人则冲上去近身检查绳子捆绑情况,防止有诈。 没多久,有近卫押着几名吐蕃将领过来,为首之人年纪老迈,步履蹒跚,脸色颓败,正是右帅莆敏斯。 秦怀道打量着莆敏斯不语。 莆敏斯也打量着秦怀道,心情复杂,想起当初的雄心壮志,原以为可以扬名天下,殊不知是噩梦的开始,十万精兵一夜之间惨败,损失过半,对方却一兵一卒都不曾进城,损失几乎为零,这打法简直骇人听闻。 萧瑟、落寞、无奈,各种情绪涌上心头。 好一会儿,莆敏斯压下心中憋屈,郑重行礼:“败军之将莆敏斯见过汉王。” “降者几何?”秦怀道问道。 “回汉王,降者五万余,恳请汉王网开一面。” 秦怀道有些惊讶,怎么只剩下五万余人了?盯着对方不语。 莆敏斯看出秦怀道怀疑,赶紧解释道:“炸死者万余人,出城逃生被射杀者万余,受惊乱马踩踏、炸营互杀者二万余。” 秦怀道一听炸营还有乱马踩踏顿时乐了,想想也对,大晚上忽然被炸,黑灯瞎火看不清,必然紧张、慌乱、害怕,加上战马受惊后乱窜,炸营不奇怪,可惜了,多好的炮灰,追问道:“城内还有多少百姓?” 莆敏斯有些惊讶,那些身份低微的贱民有什么好关心的?但还是如实说道:“汉王名声太大,老夫没有多少守住城池的信心,为节省粮食和汉王打持久战,不得已将城中之人全部斩杀,立场不同,老夫也是没办法,希望汉王理解。” 秦怀道一听大怒,握着马槊的手紧了紧,死死盯着对方,咬牙喝道:“你的意思是……本王的错?” “不敢,非人之罪,乃战之过也。” “战你大爷!” 秦怀道再也控制不住心中杀意,城外百姓全部被杀已经罪恶滔天,满城百姓居然也被屠杀殆尽,简直畜生不如,是一群没有人性的魔鬼。 这样的人留着干什么? “噗通——” 秦怀道马槊如闪电般捅进莆敏斯体内,刺穿而出,再用力一收,带出一蓬鲜血,喊声喝道:“狗屁的非人之罪,杀了人还想将过错推给战争,你们不来,哪来的战争?” “你……出尔反尔,小人……”莆敏斯不可思议地看着秦怀道,瘫倒在地,明明已经同意纳降,为何还下死手?可惜气绝,永远都想不明白。 百姓是在吐蕃贵族眼中是贱民,是奴隶,莆敏斯高高在上,生杀予夺惯了,哪里知道百姓在秦怀道眼中意味着什么。 所有过来投降的吐蕃将领看着忽然暴起杀人的秦怀道,都懵了——这可是右帅,吐蕃军方二号人物,价值极高,就这么杀了? 近卫团的人却想法简单,少主要杀,那边杀! 所有人围拢上来,虎视眈眈地盯着剩余降将。 罗武杀气腾腾地问道:“阿叔?” “一个不留,为张掖郡百姓报仇!”秦怀道杀气腾腾地喝道,声音冰寒如九幽死神在发出怒吼。 “杀!” 罗武怒吼着冲上去,挥刀就砍。 其他人也毫不犹豫地举起战刀扑杀上去。 “噗噗噗!” 一会儿功夫,十几名吐蕃军高级将领全部被斩杀在地,临死前都想不明白已经同意纳降,为何忽然下死手,不就是一城贱民吗?——这个乱世最不值钱的不就是贱民,降军能成为主人的刀,贱民除了浪费粮食还能干什么? “全部降军杀光,血债血偿!”秦怀道怒不可遏,眼眸通红,见鬼的炮灰,见鬼的劳工,不杀何以平息满城百姓冤屈? 如果满城百姓没事,秦怀道不介意只杀将领告慰城外惨死的村民亡魂,留下普通降军,但满城百姓被杀,不杀光凶手,意难平。 张掖郡可是好几万人的大城,全没了,想要杀光这几万人,哪个吐蕃降军手上没沾血?一个不冤! 一声令下,本就虎视眈眈的将士们纷纷出手,羽箭、弩矢纷纷射出,形成一张夺命的大网朝降军兜头而去。 惨叫声瞬间响彻夜空,但无人怜悯。 杀人者,恒杀之。 奉命赶来支援的朝廷大军不明所以,还以为降军复判,毫不犹豫地冲上来帮忙,杀了再说。 古人讲名声看得比命重,没人愿意背上一个奢杀、残暴的名声。 李靖很不希望秦怀道名声受损,匆匆找过来,提醒道:“贤侄,杀俘不详,有辱名声,余将来不利,收手吧,还来得及。” “满城百姓被屠,他们该死。”秦怀道冷冷地说道,盯着前方的眼眸冰寒一片,杀意在身上弥漫。 :堆京观 “什么?” 李靖一听真相大怒,但还是不希望秦怀道背负骂名,赶紧说道:“这帮畜生该杀!但你身份特殊,记住,杀俘的命令是老夫下的,与你无关。” 秦怀道看向李靖,心中涌上来一抹感动,眼中的暴戾消散,恢复清明,说道:“多谢世伯,但无需如此,大丈夫立于天地间,当敢作敢为,骂名又如何?名声有损又怎样?乱世来临,唯有以杀止杀才能震慑四方,世伯,可愿与晚辈为这天下苍生,为开万世太平而战?” “好样的,为这天下苍生,为开万世太平,老夫跟你并肩一战又如何?”李靖热血沸腾,宛如回到年轻时候,埋藏在心中的理想再次激活,彻底爆发。 “哈哈哈,这种好事岂能少得了老夫,打架我最喜欢。”程咬金兴奋地大踏步而来,目光狂热。 “多谢两位世伯信任!”秦怀道郑重一礼。 李靖赶紧还礼:“无需如此,老夫也是为了心中道义。” “没错,老子早就看这些异族不满了,圣上顾虑太多,忒不爽快,还是跟着你痛快。”程咬金兴奋地说道。 这一刻,秦怀道在两人眼中不再是晚辈,而是可以追随,有着共同理想的主公,为了道义,死亦无憾! 大批援军的赶到,俘虏很快被射杀干净。 秦怀道安排人进城抢救粮食,一边搜救,看能不能找到幸存者,再让人将俘虏的脑袋全部砍了,堆积成京观,既然做了,就做绝。 筑京观在后世代表残忍,但在这个时代不同,一来向外界炫耀赫赫武功,二来尸体堆积在一起,避免污染土地太大,算是一种环保手段。 将士们习以为常,并不排斥秦怀道的命令,反而很兴奋。 首级堆积如山,再将莆敏斯的脑袋放在最上面,尸体被秦怀道要求丢进一个山谷,一把火烧了个干干净净,免得造成瘟疫。 等忙完这一切,太阳出来。 红彤彤的霞光照射在京观上,光泽圣洁,像是在净化吐蕃军罪恶的灵魂。 一些近卫抬着石碑从城内出来,秦怀道亲自动手,用爪刀在上面刻字,众人默默地围观,神情肃穆,庄重。 刻字是个技术活,需要时间,好在爪刀锋利。 这一刻就是大半天,一行苍劲有力的字跃然石碑——杀我大唐百姓者,虽远必诛,有违此誓,天地共弃,汉王秦怀道留! 所有人无不动容,看向秦怀道的眼眸满是敬意。 西汉名将陈汤喊出“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这是在彰显国威不可辱,但替老百姓喊出“虽远必诛”的话从未有过。 封建礼教时代,上下尊卑,等级森严,谁会真的在乎老百姓的死活? 但秦怀道做到了! 本已同意纳降,但一听说满城百姓被屠,毫不犹豫地选择替百姓复仇,放弃到手的免费劳工、奴隶、炮灰,用行动践行誓言。 特战师、辎重队中不少普通士卒不识字,但听到翻译后无不动容,热血沸腾,恨不能马上为秦怀道而战,去慷慨赴死。 朝廷军队也无不动容,纷纷侧目,恨不能追随左右。 李靖感慨道:“有人为活命造反,有人为军饷而战,有人为复仇而战,也有人为忠君、为朝廷而战,说到底都是为了个人利益,而真正为天下百姓利益而战者,从古至今,你是第一人,老夫为你而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