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兰国?”秦怀道一惊,有些激动地追问道:“人呢?” “不清楚。”通译赶紧说道,见秦怀道虎目一瞪,要发火,赶紧解释道:“听说这儿连连大旱,几十年没有雨水,偌大的罗布泊干涸,最后只剩下眼前这个菖蒲海,干旱导致活不下去,人口锐减,十年前一场巨大风暴将领,将楼兰国掩埋,事后发生瘟疫、鼠患,楼兰国幸存者不得不离开这儿,去了哪儿没人知道。” “十年前?”秦怀道有些震惊,十年前大唐刚立国,自己还没来,可惜未能亲眼目睹传说中的楼兰国盛世繁华。 另一名通译也补充道:“也有人说风暴过后,突厥一些部落趁机攻打,抢夺财物,不得不搬迁,毕竟楼兰国曾经很富有。” “很富有?说说,怎么回事?”秦怀道惊讶地追问道。 对方赶紧说道:“十年前,这儿是丝绸之路必经之处,大汉时期,商队走阳关抵达楼兰,顺着孔雀河往西,或者顺着且末河往南,沿途有水草,路很好走,商队带来大量财富,加上这儿不缺水,楼兰国自然富庶,到了隋朝,高昌国开通丝绸之路北线,加上年年大旱,路难行,商队就都走北线,直达西州,到唐朝时楼兰国灭亡,商路再没人来了。” 秦怀道听完有些感慨,曾经的富庶王国居然因为气候灭亡了? “秦兄弟,过来看看。”一道声音传来。 秦怀道扭头一看是罗英,赶紧上前,发现前方是一片平地,地上有个圆形凹坑,坑四周满是木头,忍不住问道:“这是什么?” “你们三个过来一下。”罗英朝通译喊道。 三名通译交换了个眼神,赶紧上前,罗英指着地上问道:“这是什么?” “这是墓,楼兰人死后都这么安葬。”一名通译赶紧解释道。 秦怀道一听人死后都这么安葬,顿时有些明白楼兰为何灭亡了,墓四周都是胡杨木,得砍伐几十棵才能做出来,一个墓就要这么多胡杨木,楼兰人年年有人死,得多少胡杨木才有用? 没有了树木阻挡风沙,难怪一场巨大的风暴就楼兰淹没,从此败落,不得不搬迁离开,楼兰沦为废墟。 想到这儿,秦怀道忍不住说道:“罗英,你说,如果我们趁着蒲昌海还在,罗布泊没有完全消失前植树造林,能不能重新恢复往日的荣光?” 罗英看看四周,正色说道:“这儿是孔雀河下游,又是且末河上游,水流不小,滩涂地也够大,如果外屋植树,滩涂地种植,养活几十万人应该问题不大,到时候打通商路,这儿就能恢复往日繁华,这么好的位置,可惜了。” “有机会,咱们来这儿重建一座城。”秦怀道目光一定,提高声音喝道:“继续前进,目标前方建筑群,今晚在这儿露营。” “遵令!”众人轰然领命。 军队继续往前而去。 秦怀道看着生机勃勃的蒲昌海,看着远处还没死绝的一大片胡杨林,想到后世荒无人迹、沦为死地的罗布泊,心中满是感慨,现在插手还有机会抢救。 长安过来西域,地形狭长,如果是西域是脑袋,长安是身体,甘州、肃州和沙州等地组成的陇右道是脖子,那楼兰就是咽喉,一旦占据这儿,修建一座军事堡垒,就算是卡在咽喉之处。 卡在咽喉是危险的时,谁都可以攻打,但只要自身够强,够硬,就像鱼骨死死卡在喉咙里不上不下,就该轮到各方难受了。 秦怀道想着种种可能,一边随大部队默默向前。 念头一起,再难挥去。 大军安顿下来后,战马放出去吭食青草,放开了喝水,时不时发出欢鸣声,士兵打水烧开了再喝,秦怀道的规定,这一路过来已经习惯,等吃饱喝足,略做休息,一个个跳进水里畅游起来。 一路过来实在是太累了,需要放松,秦怀道也不阻止,找了个阴凉处坐下,看着地图继续思考建城的可能性。 大家看得出秦怀道在想什么重要事情,都不上来打扰。 夜色渐渐降落,天地静籁。 军队难得睡了个好觉, :牛刀小试 茫茫草原上。 一条小河蜿蜒而去,河边水草丰茂,一些白色毡房依水而建,在阳光下格外耀眼,炊烟袅袅,羊声咩咩,伴有犬吠声阵阵。 一顶最大的毡房门口,部落长正在鞭打一名奴隶,脸上疤痕抽动,看着有些狰狞,高高举起的马鞭更是毫无怜惜地抽下去,在奴隶身上留下一道血痕。 奴隶不敢叫屈,甚至不敢躲避,匍匐在地方一动不动,任凭抽打。 或许是奴隶的态度让部落长满意,火气消了许多,叉着腰骂咧几句,对四周众人吼道:“族人们,族长派人传来征兵的好消息,咱们部落抽调一百人随行,东下长安,长安的女人,丝绸,茶叶,金银,粮食都是好东西,发财的机会的了,想去的赶紧来报名,机会难得。” “我!” “还有我!” 无数男人围拢上来,目光狂热。 一名光着膀子的壮汉兴奋地说道:“去年打草谷我立下大功,族长赏赐两名汉女奴,一名男奴,可惜男奴病死,那两名女奴被老子干死也没生出一儿半女,真是晦气,这次一定多立功,争取更多赏赐。” “哈哈哈,木山,你这头牛有的是力气,这次一定能为部落争光,好好干,唐人不过是吃草的两脚羊,就知道捧着没用的书本,没力气,打不过咱们。”部落长满意地说道。 “部落长,您就看好了。”对方胸脯拍的砰砰响。 “不好,有人来了。”忽然一人喊道,指向一个方向。 众人纷纷看去,发现大量的人正冲过来,队伍散的很开,部落长反应很快,目光一凛,大声喝道:“二郎们,他们没马,不用怕,冲上去杀光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