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读书人常说金银乃俗物,可当他们没有足够的经济来源,坐吃山空的紧迫感也让他们气短。

唐庶吉士心里思忖着若是东西贵了,如何说辞显得不那么窘迫。

三人心思大同小异,也未注意四周,直到杜长兰一句“太贵了”将他们拉回现实。

多么通俗易懂的三个字啊。

唐庶吉士等人几乎要怀疑自己听错了,然而接下来杜长兰与铺主议价,他们是怎么也不会听错的。

杜长兰捏着枣子:“你这枣儿大小不一,也不饱满,哪里好漫天要价的。”

他说着话又尝了一口,将半截面给铺主瞧:“这么大的核。”

铺主呐呐,少顷见杜长兰一行人穿着体面,他嚷嚷道:“公子是富贵人家,何苦贪图我这小贩一点小利,我上有老…”

杜长兰幽幽接茬:“下有小,双亲双腿颤颤,儿女哇哇学语,一大家子全等着我养活。”

铺主:………

铺主被杜长兰一通抢白,憋了半天只憋出一句:“公子通金银,真利害人也。”

属实是阴阳怪气了。

唐庶吉士蹙眉,刚要帮着挤兑回去。杜长兰笑眯眯道:“谬赞,谬赞了。”

铺主一梗,但杜长兰从头至尾一张笑脸,他也没了脾气:“不知公子买几斤。”

杜长兰扭头问唐庶吉士:“红枣十文钱一斤,你们要是不要?”

唐庶吉士三人:???

唐庶吉士三人:!!!

夺少?!!你说夺少!

十文钱一斤!

在一个烧饼5文钱的上京,十文钱一斤的红枣跟白给有什么区别!!

他们家乡也买不来这么便宜的枣子。

虽然红枣大小不一,但也算饱满,平日里熬汤熬粥,或者吃茶干嚼几个,都是使得的。

“我要三斤。”

“我要五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