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西河

月满如镜, 天空繁星点点,缕缕夜风携了幽香和寒凉。

杜长兰于暗色中睁开双眼,听着小少年平缓规律的呼吸声, 纷杂的思绪似乎也被安抚了。

他掖了掖小少年的被角, 扯了外衫朝外去。

盈盈月辉洒了他一身,万物静谧, 苍茂树下的秋千空荡荡, 在地面投下瘦条影子。

少顷人影挪移,两道瘦长影子逐渐重叠, 伴着树叶沙沙声,秋千慢悠悠晃动。

杜长兰半阖着眼摇着秋千, 脑中划过往事。一个瘦瘦小小, 哭成一双煎蛋眼抱着他腿的小崽儿脆生生喊爹,也不害臊, 逮着一个陌生人就叫爹。

那个小崽子仿佛还在昨日, 但一转眼小小一团的幼儿长成俊秀有礼的小少年,初露风华。

小少年人前稳重斯文, 人后活泼开朗,很是招人喜欢。

但让国丈稀罕至此,也委实过了。

杜长兰双脚点地, 摇晃的秋千顿时静止。

“罢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次日杜长兰同儿子吃过早饭,将儿子交给崔大郎照看。他同崔遥去衙门当值。

日光东升,映亮小少年明秀的面庞,崔大郎微微拧眉。

新居即将竣工, 他不日回乡,届时蕴哥儿又何去何从?

长兰总不能去当值还带着儿子。

若是能将蕴哥儿送去国子监念书就好了, 奈何国字监仅收五品官员子弟,及各地乡试副榜考生。

崔大郎心事重重,以至于验工时匠人大气不敢出,唯恐惹了主家不满。

晌午二人吃过午饭,崔大郎询问小少年下下午有什安排,杜蕴搁下茶盏,仔细道来:“爹让我今日临摹前朝一位行书大师的作品,还得作诗一首,练体半个时辰,若还有空余再瞧几页棋谱,练练曲子。”

说着说着杜蕴肉眼可见的萎靡,“上午光顾着玩了,什么也没做。整个下午都得赶活,希望能在我爹回来之前做完。”

崔大郎张着嘴,半晌没有出声。他还担忧小少年无聊,没想到杜蕴的时间都被填满了。

他垂眸轻笑,是他想窄了。

二人坐上马车往回走,忽的头顶轻响,随后接二连三。

杜蕴撩开车帘,果然见地面晕出点点湿意,街上的人们神色匆匆,四处奔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