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文人将晚霞喻为末路,暮年,诗词中总是带着沉重阴郁的色调,怀着悲壮的心踏入黑暗。然而黑暗尽头却是光明。与西方的潘多拉魔盒倒是异曲同工。

“要不要听故事?”

杜蕴小鸡啄米似的点头:“要要要。”

杜长兰也不多废话,清清嗓子开讲:“传说中,神明用黏土捏造一个女人,她美丽……”

黄昏的风褪去燥意,带来丝丝凉爽,也携着男子清越的声音传入杜蕴耳中。夕阳将一大一小两道影子映得长长的,始终交织在一起,静谧又美好。

杜蕴听的入了神,最后停下时,杜蕴才发现他们进了一家书肆。

他仰着小脸,疑惑唤:“爹?”

杜长兰:“纸笔用完了,爹再买些。”

照旧是一刀最便宜的竹纸,两支毛笔,以及一块墨条。这是读书开销,走公账。

杜长兰转身将笔墨放进书箱,杜蕴站在书箱后,被杜长兰的身影遮了严实。

忽然,杜长兰身后传来一道熟悉的声音:“掌柜,这是我誊抄的三字经,你看看。”

杜长兰起身望去:“陆兄?”

陆文英也惊了一下,难怪刚才他觉得柜台边的背影有些眼熟。

杜蕴也从杜长兰腿后冒头,跟陆文英打招呼。

掌柜笑道:“原来二位公子相识啊。”

陆文英面皮薄,连连摆手:“小子农家出身,当不得掌柜一声公子。”

掌柜笑笑,没在这个称呼问题上多纠结。他拿过陆文英誊抄的三字经看,杜长兰也伸长脖子瞧。

朝廷科举规定字体是正楷,只要加以苦练,字体都差不到哪去,很适用普通学子。

若是换成其他字体,风格和艺术性太强,学子们就需要临摹名家字帖。这对没有门路的平民学生来说,无异于关了一半科举大门。

润白细腻的宣纸上誊写一个又一个大小相同,字形工整的楷体字,看着就赏心悦目。

陆文英扫了一眼身边的杜长兰,双唇紧抿,抄书在读书人之间再寻常不过,陆文英也不知道他为何会如此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