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唯愿世间无疾苦,宁可架上药生尘

八月十五前后, 各家各户都开始互相走动,送上节礼。

今年上门的,却是比喻商枝设想中的还要多些。

朱、程、周这几家子素来交好的, 以及诸如郭乔、许广、卢杜仲这些个近来因医塾之事本就常常相聚的,自不必提, 就连萧家、贺家,甚至都派人送来了一应礼盒。

其中萧家是派了府上有头脸的管事,放下礼之后, 又掏出一封请柬。

原是萧青棣已说了人家, 亦是城中商户, 门当户对,冬月里便要成亲。

这请柬喻商枝拿在手里, 简直觉得烫手。

虽知晓这应是萧家有意跟自己交好,但想到曾经萧青棣闹出的事端,这喜宴是万万去不得的。

为免误会, 他主动将此事同温野菜说明。

温野菜也觉得好笑,接过请柬来翻了翻道:“帖子送来了,不去也没有表示就是失了礼数,到时只能找个理由搪塞过去,再差人去随点礼了。”

除了萧家, 贺家却是贺霄亲至。

既是拜会,也是辞行。

自从贺云受彭浩牵连下了狱, 判了流放,贺霄于家中苦求贺父走动关系, 为贺云减刑。

然而贺家自是不会为了这么一个庶女去铤而走险。

贺霄痛定思痛, 决定一门心思苦读到底, 来日高中, 说不定还能为姐姐转圜一二。

奈何县学却是呆不下去了。

寿安县城苦彭浩久矣,自彭浩倒台,贺霄也在县学受了不少排挤。

贺家到底还是看重贺霄身上的秀才功名,指望着他来日若中了进士,便可步入官途,一家子跟着鸡犬升天。

贺父打听一番,得知离寿安县较远的洛安县内有一经学大儒,于县内开设了一间私塾,亦是声名远扬。

便掏了银子,想办法替贺霄谋了个名额。

温三伢早就知晓此事,如今见了贺霄格外舍不得。

两人互赠了笔墨,留作纪念,约定来年乡试场上再见。

面对喻商枝和温野菜,贺霄则呈上了从家中库藏中精心挑选的一整套汝窑青瓷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