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孩子年不过六岁,但腹大如斗

腊月初八一早, 住在添福巷附近的人,都在一股子浓郁的粥香中醒来。

因为腊八按照惯例,家家都要熬粥, 所以心急的孩子闻着味儿就起了床,冲进灶房揭开锅盖——

下一秒却瘪了嘴。

“娘!咱家的腊八粥呢!我都闻到味儿了!”

当娘的妇人一巴掌拍上他屁股, “还喝腊八粥呢!米都要吃不起了!今儿没有腊八粥,只有大米粥,爱喝不喝!”

同时却也奇怪, 这粥香味到底是从谁家传出来的?

答案很快就出现了。

巷子里出了名的大嗓门何花婶, 家家户户地宣扬道:“大家伙快去买粥咯!巷子口新开的小食肆, 腊八粥两文钱一竹筒!听说若是揭不开锅的贫苦人家,还能免费喝!”

一瞬间好多户人家都打开了门, 一个个朝外探出脑袋。

“何花婶子,你说的是真的假的?”

“巷子口的食肆?咱们巷子口什么时候有食肆了?”

“我晓得,就是先前古家那个宅子, 不是卖出去了么?以前的杂货铺牌匾摘了,换成了个什么……什么来着?”

何花婶接茬道:“叫添福食堂!我也不知道食堂是个什么叫法,总之就是个小食肆,当家的是个年轻夫郎,今日卖粥是为了庆祝开张大吉, 往后午食、晚食卖盒饭,十五文钱就能吃饱!”

大家尚不关心盒饭是什么东西, 却对便宜的腊八粥热情高涨。

眼看这帮人还想再问,何花婶替他们着急道:“你们一个个的, 还不赶紧回家端碗去打粥!人家说了, 一天只熬两大锅, 卖完可就没了, 两文钱够干什么的?入了冬以后,连一个鸡蛋都买不着了!”

经她这么一提醒,大家伙才如梦方醒,一个个赶紧回家披衣端碗,遇见邻里邻居的,也没空寒暄搭讪了,若是去晚了,说不准就是你买得到,我买不到!

那刚打过孩子屁股的妇人,二话不说,也从家里端了两个海碗出门。

两文钱啊!按照现在的米价,她熬一锅白米稀粥,都不止这个价了!

必须买,多多地买!

眼看巷子里好些人呼啦一下全去了,何花婶才抿了抿鬓角,乐呵呵地回家了。

等她走到自家院门口时,见到儿媳妇紧赶慢赶地往外跑,手里还端了个大海碗。

“娘,我去巷子口打粥去,听说两文钱一碗腊八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