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的康王有俩,一个是汪安均,这人死的早,投降李鸿章以后被干掉了,这事儿当时的清廷干的特利索,几乎都快把南方给杀空了,莫说是降将了。

汪安均死后,汪海洋才上去的,这人以前是跟石达开的,石达开出走,大渡河口降清被清廷凌迟,这人则辗转去了南方,后来在嘉应州,也就是现在的梅州,跟清廷大打了一场,因为每战必冲锋在前,被有准备的清军乱枪打死,随行数千人全部战死,被清军弃尸河中,他的死,也被认为是太平天国彻底失败的一个标志。

可能是因为河中水流,以及一系列自然巧合因素,这数千人的尸骨连带着康王的尸骨,一股脑儿的被冲在下流一个河床下陷形成的大坑里,最终淤积在了那里,形成了一个水中万人坑。

万人坑是凶地,可最凶的,莫过于这水中万人坑!

后来那坑出事儿了,奇怪的是,却不是一大堆死人在闹腾,而是只有一个在闹腾,看那东西的模样,赫然就是当年的康王汪海洋。

几个去解决此事的人联手,斩杀了数次,始终灭不掉,故而有了九命阎罗的说法。

此事后来不了了之,那汪海洋闹了一阵子就消停了。

但也有另一种说法,当年的太平军在梅州城里留下不少遗孤,这些孩子长大后就地扎根了,听说战死的太平军闹起来了,就带上香烛去祭拜,哭诉了一阵子,随即,那汪海洋就凭空散去了,打那以后,再没出现……

老白问鹞子哥,这九命阎罗到底是怎么出现的?为什么一个水中万人坑,最终只闹腾起了一个汪海洋?而不是一大堆该走不走之人在闹?

鹞子哥说他也不知道。

我说我这里倒是知道一些猜测。

此事倒不是我家长辈亲身经历,而是他在四处游历的时候听说的,后来就把这事儿写在了自己的手札里,并且附了一些他自己的想法。

他认为,当一个集体陷入绝境中的时候,如果有一个很好的领袖的话,大家会齐齐将求生的希望寄托在这位领袖身上,那种意愿是非常强大的,坚定不移的认为,只要有这位领袖在,他们就一定能逃出生天,这种观点至死不变。

等死了以后,曾经的求生欲,就会变成执念,或者是怨气,最终全都聚集在这位领袖身上……

这种力量是非常可怕的,堪称化腐朽为神奇,让本来应该崩溃掉的尸骨保存下来,让本该散去的魂魄继续停留在人间,这种执念一刻不消失,这位领袖就不死不灭。

汪海洋,完全符合这些条件。

这人打仗永远都是身先士卒,这种人在士兵眼里是最可敬的,而且作战极其剽悍,过往堪称是无往不利,最后被困在梅州城里,说突围就带着大家一起突围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