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节!

第七章求存 (2)

太后也不理会,只定定神道:“什么时候的事?”

成公公回道:“是昨日半夜,心悸而死。宫女发现送进去的早膳不曾动,才发现出了事。来报的宫女说她身子都僵了,可是眼睛仍睁得老大,死不瞑目呢。”

如懿双手发颤,她不敢动,只敢握紧了绢子死死捏住,以周身的力气抵御着来自死亡的颤栗。昨日半夜,那就是自己走后不久。姑母,真当是不行了,她自己明白,所以一定要见自己那一面,将一切都叮嘱了她,托付了她。

太妃摇了摇头,嫌恶道:“大好的日子,真是晦气!”

太后默然片刻:“该怎么做便怎么做吧。皇帝刚登基,这些事不必张扬。”她看一看如懿,“正好如懿你也在。你姑母过世,你也当去景仁宫致礼。”

如懿忙扶着椅子站起身子,强逼着自己站稳了,忍住喉中的哽咽:“臣妾只知寿康宫,不知景仁宫。且乌拉那拉氏虽为臣妾姑母,但更是大清罪人,臣妾不能因私忘公。所以这致礼之事,臣妾恕难从命。”

太后长叹一声:“你倒公私分明。罢了,你是皇帝身边的人,刚到宫里,这不吉的事也不宜去了。”

琅�听到这里,方敢出声:“敢问皇额娘一句,皇额娘怎么唤青樱妹妹叫如懿呢。”

太后微微一笑,“那是哀家昨夜新赐的名字,乌拉那拉氏如懿,凡事以静为好。”

琅�含笑道:“那是太后疼如懿妹妹了。”

太后微微敛容,正色道:“今日是皇帝登基后你们头一日来寿康宫请安。哀家正好也有几句话嘱咐。皇上年轻,宫里妃嫔只有你们几个。今后人多也好,人少也好,哀家眼里见不得脏东西,你们自己好自为之,别做出伤天害理的事来。”

众人一向见太后慈眉善目,甚少这样郑重叮嘱,也不敢怠慢,忙起身恭敬答道:“多谢太后教诲,臣妾们谨记于心。”

如懿一直到踏出了寿康宫,仍觉得自己满心说不出的颤栗难过,却不得不死死忍住,胸腔里像含了一把利剑似的,明知锋刃伤人,却不得不忍耐受着。她举目望去,满园的清秋菊花五色绚烂,锦绣盛开,映着赭红烈烈犹如秋日斜阳般的红枫,大有一种春光重临的美丽。可是这明丽如练的秋色背后,竟是姑母泣血一般的人生之后所余下的苍白的死亡。

明知一别,却不曾想是这样快。然而除了自己,姑母生活了一世的幽深宫苑里,还有谁会为她动容。深宫里的生死,不过如秋日枝头萎落的一片黄叶而已。那会不会,也是自己的一生?

如懿这样想着,忍不住打了个激灵。惢心吓得赶紧按住她的手,“小主,千万别露了什么神色。”

如懿紧紧地握着惢心的手,像是要从她的薄而温热的手心获取一点支撑的勇气似的。她轻声吩咐,“回宫。惢心,我要回宫。”

话音未落,却听晞月的声音自枫叶烈烈之后转过,即刻到了耳畔,“妹妹好狠的心,得了太后的赐名,连姑母的丧仪都不肯去致礼了,自己撇得倒干净。”

如懿心头如针刺一般,强忍着笑转身,“原来晞月姐姐这样有心。记得当年姐姐嫁入潜邸时,也是去拜见过姑母的呢。既有姐姐做主,不如姐姐陪我一起去景仁宫行个礼,也当是全了孝心。”说罢,她便伸手去挽晞月。

晞月如何肯去,倏地缩回手,冷笑道:“妹妹的亲姑母,自己惦记着就是了,何必扯上我。我既嫁入爱新觉罗,便是皇家的儿媳,可不只是娘家的女儿。”

如懿含了一缕澹静笑意,“那就是了。我和姐姐何尝不一样,离了母家,就是皇家的儿媳。生在这儿,说句不吉利的,来日弃世,也只能是在这儿。所以别的人别的事,与我们还有什么相干呢。”

晞月扬了扬小巧的下巴,“也算妹妹你识趣了。只是妹妹要记得,哪怕你撇得再干净,到底你也是姓乌拉那拉氏的,这是谁也改变不了的事。只怕太后听见这个姓氏,就会觉得神憎鬼厌,恨不得你立即从眼前消失才好。”

如懿毫不示弱,泠然道:“既然姐姐这么喜欢揣测太后的心思,不如陪妹妹再去一趟寿康宫,问问太后的意思,好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