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迹寥寥,仓促而就,却熟悉的让人怔忡:

辰此一生,不负天下,惟负十一。

她光着脚站在青石地上,听母亲一字字一句句,告诉她三日前那夜,小南辰王是如何临阵叛乱,挟持太子,妄图登基为帝,幸有十一的父兄护驾,终是功败垂成,落得剔骨之罪。

何为剔骨?只因他一身美人骨,盛名在外。

那太子偏就要在天下百姓前,剔去他美人骨,小以大惩。

母亲目光闪烁,她睁着眼睛,直勾勾地看着母亲。

张口却问不出,言语不能。

此生徒有口舌,却不能言语。就连他如何留下这纸笺,都问不出。

是谁负了谁?

十一拿着纸笺,禁不住地发抖,她想起,那日离去前她亲手抚过他的眉眼,不想忘记关于他的一分一毫。而如今再见,却已是残纸绝笔。

他一句不负天下,分明告诉她,他是被陷害。

父兄害他,皇室害他。

而她,又如何能置身事外。

时宜把纸笺折好,放入衣襟内胸口处。继续沉默地,去一遍遍练习如何坐下。

十一,你这一生,可曾想与谁同归?

她早有答案。

史记

周生辰,小南辰王。一生杀伐不绝,赤胆忠心,却在盛年时,被功名所累,渐起谋反之心。幸有清河崔氏识破奸计,王被俘,储君恨之入骨,赐剔骨之刑。

刑罚整整三个时辰,却无一声哀嚎,拒死不悔。

小南辰王一生无妻无子,却与储君之妃屡传隐秘□。小南辰王死后第四日,储君之妃命殒。有传闻她是从王府十丈高楼自缢,亦有传闻她是自长安城墙一跃而下,众说纷纭,终无定论。唯有王府藏书楼内,储君之妃手书整首《上林赋》为证,流传后世,渐成美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