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使用的是战略核武器进行打击,所以虽然误差不会小但却也完全够用了。

很多巡航导弹也会在中段使用这种物理制导的方式,来减少自己被探测到的可能性。

但陀螺仪能够成功的本身,那是因为人类对地球的各项参数已经相当了解,弹道导弹利用陀螺仪的原理就可以看做我知道相应的物理参数,朝着一个方向打就能落地。

毕竟战略轰炸的目标大多都是不会移动的城市,确保那个方向就行了。

在地球上要完成这种精准度都这么难,以目前对火星的各种参数把控来说毫无疑问是更难了。

更何况最开始发射时也万万没想到最终是要选择轰炸火星,携带的设备和设计方案也没有针对这方面的准备,这更是会导致精准度惨不忍睹。

火星的引力本身就能产生足够的撕扯和破坏。

也就是好在欧空局的卫星捕获到了小行星坠落的画面,大体上可以确定是在火星上的大概区域,靠着现存的几枚火星卫星不断传回照片的对比,可以大致的确定方向。

否则真的可以说是大海捞针了。

“不精准也要尝试,一百万吨级的核弹,对于误差也是可以接受的,不过我们不是也携带了探测器吗?探测器能够完成对火星的着陆吗?”

因为可以在太空发射,星舰II预留携带的东西还是不少的。

无人探测器,核弹钻地器什么的都有。

而且单单探测器就有足足三枚,甚至还有考虑到抵达小行星后的移动机械足,以及高速撞上小行星时的缓冲气垫。

“的确是有,但当初并没有考虑到火星的情况,虽说因为考虑到撞击的速度防护够大,但也不确定能够平安着陆,而且着陆位置因为火星引力影响偏差也会不小。”

研究员叹了口气,毕竟不是专门的火星探测设备。

“有偏差没关系,正好可以下去打样定个位,他们都有携带探测器,应该情况都差不多,只要探测器数目上来了,靠着安布雷拉的数据链共享技术,对于我们后续的投弹也能加大精准程度。”

马斯拉并没有在意探测器的得失,他只求达到目的!

“互相联系一下吧,看看安布雷拉准备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