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他们也有EUV了呀,硅基芯片的物理极限都快到了,老板,人家要升级嘛~”

林诗琴的话也让王易有些无语。

她应该能够知道,王易在量子计算的提升上对她是有一定限制的。

毕竟量子计算的算力指数加成,配合王易的新公式算法,很容易导致失控。

但经典计算机的算力提升,王易肯定还是不会给她什么制约的。

EUV光刻机,分辨率远远超过了DUV光刻机。

采用的是13.5nm波长,已经接近X射线的极紫外线。

理论上已经能达到硅基芯片的极限!

要知道单个的硅原子也就是0.12nm,还要考虑电子隧穿效应,所以目前正常的观点中,1nm差不多就是硅基芯片的极限了。

当然,当初20nm的时候隧穿效应就已经出现,通过结构调整解决的,说不定等到1nm工艺后又找到了解决办法。

可即便这样,0.12nm的硅原子大小也摆在这里,总不可能把原子分开。

这种情况下,所需要考虑的要么就是通过叠加芯片数目来增加晶体管数,采取新架构和新的方式,要么就要考虑其他材料了。

比如碳基就是一个方向,但碳基有待解决的问题太多了,麻烦还很多。

而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种材料,同等密度下算力能够超过硅基数百倍!

而且因为功耗极低,几乎没有散热问题,可以轻易的集成与立体化叠加,达到理论上同规模下远超硅基上限的效率。

那就是利用约瑟夫森结形成的超导材料。

是,量子计算机也要运用到超导,但超导对计算机的运用可并不单单是量子计算机,传统的超导计算机同样也有着对应结构。

只是因为性价比问题和现在的低温超导材料,目前只是做出过单个的约瑟夫森结来用来测试,并没有尝试过集成。

都知道超导可以看做是无电阻,且具备抗磁力,正常来说超导本身是无法形成半导体的这种特性,但两块超导材料之间加入一块氧化隔层,却是能在一定条件下达到相同的效果!

这,就是约瑟夫森结。

只是正常来说超导材料本身的获得太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