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同样的,因为安布雷拉这次追回电瓶的活广告效果。

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关注起安布雷拉的电瓶。

虽然之前也有人在科普,告诉你们这是个什么东西,可现在发现弄出这么大动静后还是有很多人知道自己低估了这电池所带来的影响。

本来感觉不就是一块电池吗?容量十倍提升是多,但暂时还感觉不到变化。

现在的话其实也慢慢回过味来了。

网上的多种讨论也没有停止。

“有一说一,真的进入到手机这些传统行业后,改变是颠覆性的。”

“是啊,其实我怀疑那些买电瓶的很多都是竞争的友商,想要破解。”

“不是说安布雷拉已经公开了数据还申请了专利么?”

“制作工艺和流程是相当重要的环节,实验室当中有很多东西可能都颠覆了你的认知,但没办法商业化。”

“人类利用粒子碰撞机甚至可以制作出微型黑洞,但对于宏观世界的很多规则还需要依靠经验,比如流体力学。”

“不过看着安布雷拉公司的行动才能明白,为什么他们有说‘不’的权力了,终究还是得靠拳头。”

“并不是,拳头比安布雷拉大的多了去了,主要还是安布雷拉本身懂得分寸,可以去他们官网看,他们已经官宣在墨国、巴国都同步的投资建厂了,那里可是大漂亮的后花园。”

“大漂亮最强的地方还是可以调动全球资源形成大势,这一点我们都很难抗衡的,两百多个国家中他们在一百七十七个国家地区有驻军,八百多海外基地,哪怕很多地方只是象征性的也足够说明他们的影响力。”

“其实这样看来,能不偏不倚的安布雷拉公司真的很难得。”

“是啊,哪怕资本都是为了利润,但这种资本里少有有底线的企业,还是值得支持的……”

……

不说现在国内外都还处于之前电池争夺大战的残留讨论和影响里,安布雷拉的一些电瓶车电池也通过了各个渠道抵达了一些实验室。

很典型的锂金属电池架构,而且典型的让人感到有些匪夷所思!

就这?可以达到这种能量密度?

就算没有锂枝晶也太夸张了吧?

已经违背锂本身的物理规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