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节!

嘉平帝只让纪六元稍后上一道折子,就默默地退了朝。

皇帝一走,朝臣退出大殿,交头接耳瞬间变成了大声讨论。

纪真……

纪真跟着他爹他叔趁人不注意从人群里溜走了。

出了宫,纪侯爷在儿子肩膀上拍拍,摇摇头,自去兵部衙门。

纪二叔看着侄子的目光复杂极了,有心说教几句,见兄长都没说什么,只好忍下转身自去当差。

纪真:“……”麻蛋还要自己写折子失算了!

嘉平帝真心心塞。虽说纪六元只简单说了四库全书的大致框架,但这东西影响太大,完成以后那是势必会作为国宝流传于世的,民族文化传承那是。而且,主持编纂之人的名字也必定是会随着四库全书流传千载万世的。吸引力太大,天下文人哪个不想参与其中!尤其是春闱就在眼前,京中最不缺的就是书生。

嘉平帝已经可以想象到在不久的将来全国各地名师大儒齐聚京师天上掉块砖都能砸到几个大家的景象了。

这事儿根本不能拒不能推,不然全天下读书人都不干。

撸一遍小账单,嘉平帝心好痛。别的且不说,抄那么多书,笔墨纸砚多少钱,抄书人工多少钱,这么大的工程,得多少多少钱!

哪怕晚上个三五年等朕缓一缓啊!

纪真回到六元府,苦逼地写折子。

一写写到天黑。

写完装订,厚厚几大本册子。

木樨磨墨磨得手软,终于结束,出去一趟,又捧了一大摞帖子进来:“都今天接的。”

纪真揉胳膊:“不管谁的,全都推掉,以后也不要接,老子不见客!”

写完折子,纪真松了一口气。四库全书诱惑太大,皇帝不可能不批,只是眼下春闱在即,最起码也要等到忙完春闱这一茬再开始。一拖好几个月,到时赶到京师的大儒不知有多少,想啃这块香饽饽的朝臣也不知有多少,想来接下来的事也落不到他头上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