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行动经过袁绍的宣称,算是结束了,但是情况远没有那么简单。

很多事情都是这样,开启容易,结束难。

田丰、审配为代表的冀州本地人和逢纪、辛评为代表的外地人之间的矛盾也由此产生,双方出现了相当程度的摩擦与不和。

在日常探究此事和其他事情的会议上,双方之间的氛围相当紧张,态度相当恶劣,田丰甚至指着逢纪的鼻子骂他“奸佞”,要求袁绍惩处他,惹得逢纪大怒,袁绍的面色也不好看。

后面很多事情上,双方针锋相对。

逢纪建议在清河国募兵,田丰就建议在赵郡募兵。

逢纪建议监禁各国宗王,田丰就建议善待各国宗王。

逢纪建议派人去往各地挑动地方势力和宦官的矛盾,田丰就建议精修内政,挽回冀州颓势,把主要力量放在整理冀州上。

突出一个对人不对事。

双方的对立情绪日益严重,这让经历过当年刘备一手主导的今古文之争高峰期的袁绍产生了一种莫名其妙的既视感。

不仅如此,这一波实际上的仇杀和互相吞并的行为差点让冀州变成黑暗森林,于是很多地方的中小家族或者农村等地方为了防备可能出现的危险,进行了武装化行动。

并且因为这一情况实际上在袁绍的命令颁布之后并未立刻停止,在袁绍看不见的地方,互相攻杀的行为还在继续,所以一些没有自保能力的人们出于极度的恐惧被迫逃离家乡,向四面八方安全的地方逃难。

而有一些实力的人们则被迫自己武装自己,对官府的号令充满了不信任,官府的行政成本一下子无限度的增大了,这对袁绍后续的征兵纳粮工作造成了很大的阻碍。

这一点,就算是后面袁绍的军队入场,对某些不听命令的家族进行惩戒之后也没有多少好转。

只能说命运的礼物早就标注好了价格,但是出身高贵的袁本初从未注意过这个价格,或者说,他觉得他家祖上在跟着光武帝入关的时候就已经帮他支付好了所有需要支付的价钱了。

何等的傲慢啊。

冀州经由卢植、韩馥两任主官治理之后所形成的比较安定的氛围在袁绍的统治下被打破了,而在此基础之上,袁绍在冀州的威望和权势还是通过这一系列的行动建立起来了。

获得好处的家族和希望获得更多好处的家族因为这一事件团结在了袁绍的身边,也不得不团结在袁绍身边。

他们为袁绍提供了袁绍所需要的兵马、粮草,帮助袁绍建立军队,且袁绍反宦官急先锋的人设也成功树立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