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议之后,董重被迫交出他不愿意交出的少府职位给大家共同执掌,少府之职的任命需要大家共同认可。

而其中,刘备有最后决定权——因为董重所要求的卫尉属于他的老师卢植所担任的太尉序列,他把卫尉拿走,刘备认为这等于侵犯了刘备、卢植的利益,所以需要作出补偿。

董重无奈,只能答应。

接着是蹇硕,他得以继续掌控西园军,驻防雒阳,并且取得车骑将军的名义以强化军权。

因为蹇硕的政治根基最弱小,所以三公的分配就没有他的份儿了。

不过因为蹇硕安排军队杀死了很多袁氏故吏,执行了很多重要的任务,所以大家一致同意将袁氏故吏丢下来的官职的一半交给蹇硕支配,蹇硕可以由此发展属于自己的势力,强化自己在政治权力上的弱点。

剩下的一半,由刘备、张让和董重平分。

接下来是城门校尉系统的卫兵和执金吾所统领的部队,对于这两支队伍,一个负责守卫雒阳城门,一个负责雒阳武库的守卫。

董重原本想全部拿下这两支部队的控制权,强化自己在雒阳城内的威势,但是被张让和蹇硕一起反对。

他们认为董重拿下卫尉的控制权已经很足够了,还真打算把雒阳城内的军队全部拿走?

在一番争论之后,董重只拿到了执金吾系统的军队,而城门校尉系统的人马被蹇硕夺得了支配权。

最后是刘备。

刘备需要得到的东西就更多了。

他主导了最关键的战事,杀死了何进和他的亲信们,摧毁了何进的军事势力,直面最危险的敌人,理当得到最丰厚的战利品。

最直接的,何进原先掌控的北军、虎贲军、羽林军等军事势力就被刘备支配了,因为这些军队不是被刘备收服,就是被刘备摧毁,执掌权力是他打下来的,归属于他是非常合理的。

另外,刘备还提出需要对凉州、益州和三辅之地包括弘农郡的控制权。

刘备表明态度,他需要得到凉州刺史、益州刺史、三辅之地的长官和弘农郡守的任命之权,这些都要他来负责,张让、蹇硕和董重以及他们麾下的势力不能干预。

这是他的“传统势力范围”。

雒阳以西,他说了算,这一点是他不能退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