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惠还没回到凉州的时候,刘备的正式表奏就送来了雒阳。

这一涉及到五个郡守的换届和一个局部地区政治改革的建议,在尚书台引起了一阵波澜。

此时杨赐虽然已经死了,今文学派在尚书台没有高层势力,袁隗独自录尚书事,看似大权独揽,不过刘宏又任命了张让再次担任尚书令,给袁隗添堵。

面对宦官的威势,袁隗名义上是张让的领导,可以控制尚书台办事,但却颇有些束手束脚的感觉。

他很不愉快,却无论如何也不敢明面上和张让对着干,只能堆出一脸笑容面对张让那张老脸,将不满深深的藏在心里。

反正他苟着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如此这般的操作对他来说没什么不可以的。

刘备的表奏送过来的时候,他略感不妥,觉得刘备这样搞难免有任人唯亲的嫌疑,会为人诟病,于是准备召集尚书台相关部门进行商讨。

结果还没怎么商讨呢,就得知张让越过他把奏表交给了刘宏。

刘宏那边也很光棍,已经首肯,决定按照刘备的建议,就让刘备那么做,尚书台需要尽快把郡守任命文书和印绶送过去,免得误事。

然后刘宏又传话给尚书台,说凉州的事情情况特殊,涉及到造反叛乱等一系列国家大事,尚书台处置起来未免有些缓慢,所以之后凡是关于凉州的事情,全都转交给皇帝,由皇帝亲自批复凉州的事情。

这VIP待遇是没话说的。

制度上,刘宏这样搞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尚书台本就是听命办事的秘书部门,职权大,级别低,皇帝想要干什么,尚书台是无法阻止的,天大地大,皇权最大。

但是袁隗就觉得有点不太对味儿,觉得刘宏是不是对刘备太关注了一些,居然要亲自处理凉州的事情。

汉室宗亲就那么值得刘宏关注吗?

那天底下那么多汉室宗亲挨饿受冻的,怎么也不见你伸出援手呢?

吐槽归吐槽,袁隗对此没有任何办法,只能下令尚书台照做,给关羽、张飞、董璜、夏侯渊和夏侯惇五人颁发郡守文书和印绶。

至于刘备的另外一个政治改革相关的建议,刘宏也批复认可了,袁隗稍微看了一下这个建议的相关内容,觉得有点意思。

这个末位淘汰制和严格的监察机制,如果真的要落实,对于天下官员来说绝对是一次巨大的震慑,不亚于当年光武帝搞度田。

也因此,注定会有很大的反对声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