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茜说国际学校的小学是双语授课,最开始是英文占百分之二十、中文占百分之八十,到三年级开始,已经是各占百分之五十了。

“宋思凡他们班20个学生,有两位班主任,一位负责语文,数学和语文主题,另一位负责英语,数学思维和英语主题。”

“好高级呀,老家镇上没有双语学校,只有省城有的。”

“学校好是好,就是太贵了。老实说,他读双语幼儿园那几年,我们已经觉得很有负担了。那时候我和你宋叔叔生意还没到现在这么好呢。本来都想着,就读普通小学算了。”

张茜笑起来眼角有温柔的细纹,“后来保姆说幼儿园很多家长都选了国际学校,而且思凡的英语,也还可以。我和你宋叔叔焦虑一阵子,后来想着,自己累点辛苦点是没关系,教育上,还是不能亏了孩子。”

那阵子张茜他们在扩大工厂规模,忙得不可开交。

但又时不时收到短信,家长朋友之间,会互相询问孩子将来的小学。

“也是幸运,隔年我们俩就大赚了一笔。幸亏选了国际学校,国际学校的活动社团很多,好像有三百种选项。”

“三百多种?那么多?”

“嗯,很多都很特别。我记得有雕塑,民乐,击剑,马术,好像还有天文、航模这类的。”

到底是做母亲的,自己的孩子再怎么样,都有令母亲骄傲的地方。

等红灯时,张茜笑着转头,眼睛里都是光:“你别看你思凡弟弟现在讨人嫌,他一二年级的时候,还学过古筝和琵琶呢。学得可能没有别的同学好,但也能小弹一段。他给我弹过,我都感动哭了,后悔没买DV录下来。”

国际学校的生活令她惊叹,宋思凡会弹古筝和琵琶也让她意想不到:“是自己选的么?”

“不是,一年级古筝、二年级琵琶,这两个是强制的,必须学,好像还有毛笔字。”

那是和自己完全不同的学习生活。

宋晞尝试在脑海中构想着建立场景,却很多都想象不到。她忽然想起那本用英文记的化学笔记:“张姨,那......宋思凡也会用英语记笔记么?”

“应该是会的。”

可能是车上的谈话,让张茜想起儿子小时候弹乐器的样子,忽然有了些母亲滤镜。

宋思凡进门蹬掉鞋子时,张茜异常温柔地叫他:“思凡回来啦?”

结果宋思凡辜负了这份温柔,突然提议,自己想养狗。

不同意他就不吃饭,就坐在桌边梗着脖子犟嘴:“养狗怎么了?伯特家还养了蜥蜴和蛇呢,王嫣家有9只猫!”

后面的争执宋晞没再听了,她用座机给同桌打了电话,问候李瑾瑜的病情,一项项把作业告诉给她,然后自己回阁楼去做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