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杨总,本周选题发到您邮箱里了——杨总?”

“嗯?”

杨逸凡这才把目光从镜子里揪下来,心不在焉地反应了一下助理在说什么,“啊,好,等我看完回复。”

杨逸凡对手下人不错,助理跟她关系不错,就笑嘻嘻地开了个没大没小的玩笑:“照什么呢,杨总?在数自己美得冒出了多少泡泡吗?”

“就你嘴甜。”

杨逸凡笑了一下,坐回办公椅,打开邮箱,“刚才想起我当年红起来的那篇文章。”

助理眨眨眼。

“好像是叫……《埋在三十五》。”

主题是对十几二十来岁的青少年喊话——年纪轻轻求安稳,就朝九晚五、结婚生子,过那种灰头土脸、按部就班的日子,你是准备三十五就入土为安吗?

反正就是一碗掺着鸡血的鸡汤,不明不白的煮了一锅。

那两年正好实体经济形势下滑,就业困难初露端倪,满世界都是竖着耳朵的青少年,试图等待一份简明扼要的“成人说明书”,大口大口地吞着鸡血汤,想要借此茁壮成长。她搔到了大众的痒处。

杨逸凡忽然笑了一下:“我三十五快过完了,原来三十五就这样,没怎么老,没变成个妖魔鬼怪。”

“那当然啦,三十五岁的成功人士叫‘青年才俊’,见过世面、三观稳定,超有魅力——我记得那篇文,我就是从那时候开始喜欢你的。”

正青春的小助理捧完脸,话音又一转,说,“不过那些秃顶大肚子的大叔大妈就算了,张嘴闭嘴柴米油盐,一天到晚就知道围着锅台和娃转,那是油腻中年人嘛。”

她说完,发现杨逸凡没吭声,愣愣地盯着电脑屏幕,不知在想什么,于是很有眼色地替她关上办公室门,走了。

杨逸凡独自对着文档发了五分钟的呆,一个字也没看进去,于是站起来推开窗户,点了根烟。落地窗隐约地映出她的倒影,她看起来浑似抛过光,从头到脚都闪亮得无懈可击。

人这一具皮囊真是神奇,一样的皮肉一样的骨,稍加修饰,就能天翻地覆。

那篇“三十五”,是一篇没有经过营销、也没有经过刻意策划的文章,完全是信手写的,写满了当时还年轻的她对“中年”的恐惧。

十来岁的时候觉得三十岁就可以准备退休了,二十岁的时候觉得三十五毫无疑问是“人到中年”。而对于杨逸凡来说,她一度觉得,结婚生子的人就是“中年”……再具体一点,“中年人”就是她父母的形象。

她父亲叫杨平,“平安”的“平”,小时候因为营养不良,有点内分泌方面的毛病——倒也没什么危及生命的症状,就是后来个子没长起来,杨逸凡刚上初中,个头就比她爸茂盛了。

杨先生个头矮小、骨架脆弱,功夫自然也练得稀松二五眼,从小浸泡在别人的风言风语里——丐帮帮主的儿子是个“三寸丁半残”。于是他就只好另辟蹊径,效仿狗中吉娃娃,每天带一副恶狠狠的凶相出门,久而久之,果然长出了一副头圆眼凸的容貌,嗓门奇大,开口就吠。

被卫骁废了手筋之后,每天蹲在臭烘烘的电梯里,不能再四处蹦跶,却仍以丐帮传人自居。

杨逸凡记得他身上永远带着汗馊味,有很重的口臭,肩背早早地佝偻下去,有一张苍老而神经质的可怕面容。而她母亲是个沉默寡言的懦弱女人,华发早生,一边的牙齿坏光了,吃饭只能用另一边,久而久之,她的脸就往一边耷拉,五官都不得安生地留在原地,死气沉沉地吊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