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孟连忙上前去把槐花给扶起来,槐花比那时候黑了不少,不做女子装扮了之后,看上去比扮做女子的样子要顺眼多了。

“还以为你会早一些回来,我都等了你一整天了!陆孟兴奋地顺势捏了捏槐花手臂说:“你总算是长了一点肉了。”

槐花的表情也有些感叹道:“公子又长高了。”

“嘿嘿嘿,吃得多。”

陆孟见那么多医师下了马车都在等槐花,她赶紧松开了槐花说:“你先去忙,我们过后没事儿的时候再聚,之后我都会待在这驻军城里。”

槐花点头,走回去和医师们一起去营帐之中安顿。陆孟则是跟着长孙纤云,回到她居住的营帐之中,准备吃晚饭。

槐花对于陆孟的救命之恩,还有长孙纤云的知遇之恩,以及这姐妹二人对他亲人的营救之恩,始终铭感五内。

安顿完了之后,就连忙来找了陆孟和长孙纤云,礼数周全地给两个人行礼,又说起了在其他城镇之中的事情。

“到现在军医确实不够用,”槐花说:“大部分资历老一些的,都是皇城之中太医院退下来的,经不住颠簸,而且和年轻的一些医师观念总是不同。”

“怕苦怕累的,明显就是来这里养老的。”

长孙纤云听了槐花的说法,也是知道状况的。

但是这种事情一时半会儿的想要改变并没有那么容易。

要写好奏折呈上去,过道道关卡,等待皇帝审批下来,再给拨了人过来,南疆路途如此遥远,少说要半年。

他们只能短暂地召集一些地方赤脚大夫,这些人医术不精,只能看一些风寒一类的小毛病。

再不然就是得老大夫给出诊疗的方向,才能够处理。

总之,现在的情况就是,坐镇各镇,能看出各种疑难杂症的大夫很不够用。

这还是非战时,两国的边界经常只是偶有摩擦,真正战时,这些医师简直杯水车薪。那些来军营里面养老的太医们,没一个能跑战场上去抢救伤员。

陆孟闻言陷入了沉思,她记得乌麟轩说过,要送从山中救出的那些哑女去学医,学好了就送到战场上面来。

他会有这样的考量,肯定不只是因为要安置那些哑女。

他这个人做事,向来都是一件事要有许多的利益才会动,恨不能一箭把天上的雕都射下来。

他会安排哑女去学医,肯定是早就看出了各个边关成为太医院养老院的这个弊端。

但是就算是乌麟轩看出了这样的弊端,他现在也只是个建安王,这种事情到最后还是要皇帝裁决的。

陆孟不得不又感叹,妈的乌麟轩狗是狗了点,却真正是个做皇帝的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