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

他爹不信上来就瞧。儿子咽了咽口水,“五、五石,不是去年村长家才四石多——”话还没说完,先被他老子打了一巴掌在头上。

“四石还嫌少啊?”他爹说。

“没。”儿子被打了也高兴,呲牙咧嘴的笑,说:“爹,咱家五石,你说都是五石,还是咱家的多?”

“那不晓得,去年咱家没上肥料,收成下来的时候都馋着别人家的,今年从做肥料到上肥料,我是半点心都不敢放下来,天天的往黎大家跑,鞋底都磨破了两双,总算是盼着到了收成,这就五石多?”他爹也不信,仔仔细细的瞧了又瞧,还让小儿子去屋里取别的过来试试。

莫不是称坏了吧?

没坏。

实打实的五石一斗。

院子里都不敢高声张扬。

“不成不成,赶紧收,地里的不能耽搁。”他爹说。这会也不歇了,歇啥?一瞅见院子的五石粮食就有了力气。

不收回自家院子,那是提着心呢。

西坪村家家户户都是如此,半个月的时间收完了稻米,打好了谷子舂完了米,晾晒好装袋。又不停先给旱田里把麦子种上,这就到了十月底,才是真正能歇着。

去镇上送粮税时,村里的老少爷们都高兴,乐呵呵的,扎堆聊着呢。

“你家今年多少石?”

“老滑头还问我呢,你家不也是。”

整个村里水田都一样,起码一亩五石打底,好了一些的都五石两斗、三斗了,等人功夫聊起来了。

“你说以前老天爷顺顺利利的,一亩地也就三石,我是做梦都没想过会有这么多,五石啊。”

“谁不是呢,那时候地里收成个三石都高兴的能哭出来。”

“我家刚称五石,我都不敢信,怕是称坏了。”

“哈哈我也是,今年真是日子好起来了。”

“多亏了黎大家的顾书郎。”

“对对对,顾书郎是好样的,黎大家也不藏着掖着都是好的,要不是黎大家拿出来教大家做肥料,咱哪里知道,那石粉我以前听都没听过。”

“谁不是呢。”

“去年一亩田收四石就高兴坏了,没成想今年还多一石,听顾书郎说今年上的时间好,去年太晚了才收的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