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在千里外的戚兰收到了来自京城的书信,他在书房里的桌案后坐下,才郑重的打开:“展信佳,见字如晤……”

戚夫人端着茶点来时,看到了门口的小厮。

“大人在忙吗?”

小厮点头。

戚夫人犹豫着是否离去,此时里面传来一道男声:“是夫人吗?进来吧。”

小厮恭敬的打开书房门,戚夫人让丫鬟在外面侯着,她独自端着茶点进去。

“夫君,你在看什么?”

“随之给我的信。”

戚夫人把茶点放下,才过去看,她先是被那手字惊艳了,“一段时日不见,秦大人的字好像又精进了。”

戚兰笑道:“可不是,为夫每回一见,也是很有压力。”

“秦大人说了什么?”

“随之问我们此地可安好,可有冻着,送来了不少保暖的用品,其中还有一件狐狸毛带帽斗篷。”

斗篷是灰色的,内敛大气,男女皆可用。

戚夫人微惊,随后叹道:“秦大人真是有心了。”

“是啊。”戚兰呼出口气,“随之这人重情义,他无家世可靠,只能自己在京城打拼,日子应该也不宽裕,还给我寄这般贵重物品。”

戚夫人宽慰道:“夫君与秦大人之间的感情,又岂是一般物品可比拟。”

她转移话题:“秦大人近来可好?”

说到这个,戚兰高兴了些:“随之在信上结尾提了一句,说他升为翰林侍读了。”

戚夫人眸子都睁大了些:“翰林侍读?”

“对。”戚兰一副与有荣焉之态,“就知道他是个厉害的。”

戚夫人深以为然,以秦遇的家境,若非自身有实力,怎么能短短两三年就接连升官。可是这官升的,是不是也太快了,总让人觉得不安。

不过看夫君欢喜的样子,戚夫人还是压下了这个想法,免得扫兴。

事实上,秦遇对于此次升官,也是懵的。像秦遇这么快的升官速度,尤其背后还没有庞大的家世护着,肯定会引起其他官员的议论。

但是这段日子,大家的注意力都被太子亲行赈灾之事吸引了,尤其李阁老的孙子和徐大学士的外孙也被塞进了行伍中。

百官想着,皇上约摸还是最看重太子,才会把青年才俊放到太子身边帮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