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迩养了山羊, 绵羊,黑山羊好几种, 羊皮做垫子,绵羊毛织毯子,除去做毯子羊毛还有富余。

要是能纺成细线织毛衣,定然大有用处。

保暖,御寒,能省好多布料。

四万斤的棉花听着多,可乌迩几万人, 而一床厚实被子要七八斤棉花,这么多人放牧种地, 开那么多林地已经是极限了。

开源不行,就得节流。

阿言把这事应了下来, 保准给办好。

纺线,织布,做新的织布机,往年秋收之后, 把粮食晒干装好就差不多没事儿了。

乌迩的冬天来得早, 九十月份天就彻底冷下来,就开始猫冬了。

结果今年多种了地,收的也比原来多,地里还有萝卜白菜,还要纺线织布, 一时是别想闲下来了。

男子放牧收秋, 还要赶着把收上来的红薯土豆漏成粉条, 晒干运到大楚去。

商队是在九月初出发的, 商队已经扩大到一百三十人, 运送的粉条五千多斤,牛羊各三十头。

半个多月,商队终于抵达乌迩。

张掌柜翘首相盼,可算把人盼来了,“一路上不好走吧,这几天霜降,早晚冷的厉害,先喝口热汤。”

达娃搓搓手,“倒也还好,乌迩比这冷多了。”

张掌柜呼了口白气,“越往北边越冷嘛,咱们进屋说。”

他撩开帘子,引着客人进去,晋阳火锅店赚的多,已经租了新铺子,正是吃锅子的时候,生意好得很。

住客栈的人也不少,因为火锅店,永州城的人都多了,看着也有几分繁华气息。

进了客栈,乌泱泱一群人去了各自的房间,张掌柜跟着达娃,“大人中午吃火锅成吗,火锅里煮粉条,那可是一绝!”

软糯中还有些黏牙的粉条,裹上麻酱,一天能卖出一百多斤,有的是赚头。

达娃点点头,路上半个多月,正好想吃了。

饭桌上是谈事的好地方,张掌柜给达娃倒了一杯酒,“真是日新月异,去年永州这个时候一片荒凉,客栈生意萧条得很呐,现在谁人不知晋阳火锅店,谁人不识长公主。”

对大楚人来说,容姝永远都是长公主,对达娃来说,容姝是乌迩的王妃。

达娃道:“王妃做了很多。”

张掌柜叹了口气,“长公主的好,我都记在心里,百姓也都记在心里。”

“大人还不知道,前阵子从盛京那边传了个笑话过来,说平阳侯府一姑娘,容貌肖似长公主,不少公子哥争相追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