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深处。

烈日炎炎,被安排在外面的考古人员们都已经大汗淋漓。

而一队来自B大的精英团队,正在两名黑皮肤的“本地向导”带领下走进地底深处。

相比外边逼近四十度的高温,地下仿佛开了冷空调,阴冷得不可思议。

年轻女生下意识拢了拢披在身上的薄防晒衣。

“这里有点怪怪的。”不知道是谁说了一句。

“奇怪你个头。”学长凶巴巴地回头怒斥:“咱们是马克思唯物主义的继承人。”

队伍众人顿时哄笑成一团。

见前头的两个黑皮肤本地人流露出不高兴的神色,走在前头的中年领导立即冷冷道:“别吵!这是考古,都给我严肃点!”

大家显然很惧怕这位领导,顿时无人敢吭声。

很快他们走到了这条暗无天日的隧道尽头,这里有一扇刻着神秘复杂纹路的石门。

两个本地人高举着电灯,嘴里叽里呱啦说着生夹土话的怪异口音。

而且语速极快,让在场众人一头雾水。

领导很熟悉敦煌,来过多次,能听懂他们说的话。

他转头给工作人员和学生们进行翻译:

“推开这扇门往后走,就是傅易先生留下的壁画名作了。”

工作人员表情没什么变化,那群B大年轻的考古系学生倒激动不已。

“好期待。”

“想不到我有幸能亲眼发掘傅易先生的壁画……”

领导:“先别急着激动,他们说傅易的画其实损毁很严重。咱们这次来敦煌的考古活动,重点要放在壁画修复上。”

也正是因此,在场队伍中有数十个国家专程请来的深谙国画、壁画的技术修复人员。

发掘画圣傅易壁画遗址,绝对是一件足以引起史学界轰动的大事。

但如果最后壁画发掘出来完整性太低,它的历史价值也会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