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家摆满月酒, 来的人还不少,一桌六个菜,吃的就剩点汤底, 顾筱打算回来凑和吃点。

谁知道周氏给她留了饭。

她说不上心里什么滋味,反正比忙活一上午煮饭做菜,却只能吃剩饭剩菜好得多。

顾筱往外头望了一眼, 周氏坐在院子的树下,摇着蒲扇, 身上穿的还是那件她做的青色衣裳。

等什么时候再给周氏做一身,选点好料子。

顾筱吃过饭, 把碗筷刷了,她下午在屋里刻字, 现在一共刻了八千三百六十个字。顾筱只管刻字,印书的活都是沈羲和做, 赚的钱全交给周氏,只不过刻字慢, 印书也慢,只能可着一本印。

印书赚的钱是大头,做生意赚的是小头, 一天赚个三四百文就收摊,大夏天也不能累垮了身子, 若是中了暑,还得花药钱。

晚上吃过饭,李氏先哄三丫睡觉, 然后看收的礼。

说是收礼,但娘家带过来的鸡蛋红糖都交给周氏保管,李氏落下的就一两银子, 还有送给三丫的小衣服。

陈氏送了两尺碎花布,沈春华沈秋华做了两双小鞋子,周氏还做了不少小衣服,最好看的要数顾筱送的,两个小肚兜。

一个上头绣着并蒂莲,另一个绣着牡丹花。

李氏直接就给三丫穿上了。

“这是小小做的,手可真巧。”李氏看着小闺女,笑止都止不住。

沈二郎坐在床边,“三丫越长越白净。”

屋里点了烛灯,李氏目光温柔,“风吹不着,太阳晒不着的,不白才怪哩,三丫有个好婶婶。”

李氏知道周氏盼着她生个儿子,可生男生女又强求不来。

她坐月子,三丫有奶奶带,大丫二丫周氏都没带过。

李氏知道是因为顾筱,且不说别的,要是没卷饼生意,三郎不印书,家里就存不下钱,哪儿会给她买参片,把三丫平安生下来。

这些李氏都记在心里。

“三郎和小小印书,赚的都是大头,你好好做生意,争取也做大做出名堂来。”李氏附身亲了亲小女儿,“分家的事娘不提,咱们就不提,听娘的。”

沈二郎心里舒坦,“你能这么想就好。”

李氏白了他一眼,“谁和你似的,什么都不想,以后三郎小小成亲,礼可不能轻了。”

李氏绣活也好,不然不能常绣帕子去布庄卖,嫁衣用不着她绣,可以绣被面和枕套,到时候她的和周氏商量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