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孙奔回皇宫时, 养心殿外跪满了群臣百官,闻歌举着诏书单膝跪在最前面。

“殿下。”

赵煜浑身一震, 顾不上说一句话跌跌撞撞地冲进进养心殿中。

厚重的明黄色帐幔和朱红大门后传来一声悲恸至极的呐喊:

“皇爷爷——”

百官群臣伏地悲痛,霎时哭声一片。

皇帝驾崩,举国哀恸,京城自大丧之日为始,各寺、观皆鸣钟三万杵。

“咚——咚——咚——”

悠长丧钟响彻京城上空,全城素缟,挂满了白幡的忠毅侯府, 先前被大火烧毁的祖宗祠堂已经重新修葺好,祭台上罗列着闻家各位祖辈英烈的牌位。

闻老太君一身素缟,跪在那一个个熟悉的名字面前泪如泉涌, 她哭得伤心,哭得悲痛, 也哭得痛快!

罪己诏天下!你们可以瞑目了——

---

新帝登基, 肃清朝野,一晃眼几个月过去。

秋风送爽,一切归于平稳, 轰动一时的乱王谋逆仿佛已是上辈子的事。

宫墙里的柿子树探出金黄的果实,市井街巷里的桂花馥郁芬芳,百姓们重新安居乐业, 闻歌也要走了。

当初她只身杀回京城, 平定宫乱, 最后亲手把传位诏书交到赵煜手上, 赵煜心中对她是一百万分的信任。

赵煜在老皇帝龙塌前看到他留给他治国方针,对百官的安排等等,旁边还有闻歌的封帅圣旨以及一封罪己诏, 悲痛的无以复加,全心全意的认为皇爷爷为了他什么都准备好了,还自责自己连皇爷爷最后一面都没有见到,就是没有起一丁点的怀疑。

尤其那封罪己诏,让赵煜心中对他的皇爷爷崇敬直接进化到了一个顶层。只要是皇爷爷的安排,他全部无条件执行。

老皇帝没看错,闻歌也没看错,赵煜果然是最听话的。

“先帝临终前把边疆重地托付于你,朕也把它托付给你,望有朝一日闻卿平定边乱,扬我国威!”

闻歌面色郑重:“臣,定不辱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