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薄如烟雾,绿枝上刚刚露出的几颗嫩黄的柳叶,被烟雨笼罩,娉娉袅袅。长街上热闹非凡,叫喊声络绎不绝。行人撑着油纸伞,走的不急不忙,仿若一幅画。

一架青幔油车行驶在长街上,描金嵌银的衬板,青销金罗的轿衣,轿中人必不是普通的官宦人家。

马车停在一座府前,府门口排着长长一支队伍,全都是身着儒衫头戴方巾的士子。见这么一架马车停下,不少人都看过来。

只见从马车里出来一位年轻公子,身着鸦青绸衣,头上一枝珍珠簪子挽了头发,腰上挂着一枚小巧的牙牌。他从马车上走下来,目光扫过诸多士子,气度雍容沉静。

姜善没穿曳撒,这些人也只以为他是哪位王公贵族。直到沈府的管家迎上来,口称厂公,这些士子才明白过来。

姜善被管家引着往府里走,问道:“这些士子围在门口做什么?”

管家回道:“这些生员都是拿着诗卷来拜谒先生的。”

姜善点点头,还没等他进门,门外忽然哗然起来,一位年轻士子面色涨红,指着姜善大声叱骂,“阉党乱政,荒淫奢靡为天下之祸!沈难亲近阉竖,妄为士林之首!”

这一言说出口,四下里都安静下来。福康立即呵斥,“放肆!”

那个士子就直挺挺的站在那里,并不退缩。其余的士子们默不作声,大多数人都站在了那士子身侧,沉默之中摆明了态度。

自然也有谄媚的,上赶着来奉承姜善。

姜善袖着手,目光缓慢的扫过这些年轻的士子们,声音轻飘飘的,“福康,不得无礼。”

“是。”福康重新站回姜善身边。

姜善看向管家,管家会意,拱手给他引路。

姜善理都没理身后那一帮士子,跟着管家入了府。

等他走了,门外的士子们才缓过来,凑在一起窃窃私语。有疑惑姜善态度的,有害怕姜善秋后算账的,各人各样,姿态不同。

方才骂姜善的那一个,扔了诗文就想走,旁边几个士子拉住他,劝道:“好不容易进京,无论如何也该拜会沈先生。你不明白沈先生为何亲近宦官,为何不亲口问问他呢?”

如此,好容易才把那士子劝住。

姜善进了正厅,堂前挂着一幅春山雨霁的画卷,是名家之作。案上放了两座青花烛台,一座青铜香炉,还有好几部书。地下放了两个龙泉窑大方瓶,瓶里插着花。厅下两排六张圈椅。

沈难坐在上首,手里正拿着一卷诗文。厅里还站着一个生员,在沈难面前站的规规矩矩。沈难见姜善来了,摆摆手叫他坐,家下人立即端上热茶。